home
search
病名慢性膽管炎
【概述】

大多數是急性膽管炎遺留的結果。急性膽管炎經非手術治療後,急性炎症獲得控制,但未解決膽管內的原發病因(如肝內外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症或奧狄括約肌狹窄等),膽管內炎症病變轉為慢性,膽管壁增厚。由於存在梗阻性病變,膽管常擴張,直徑達2~3cm,甚至5cm。當膽管梗阻變為完全或其中細菌感染加重時,即可造成急性炎症發作。多次反覆的急性發作,將進一步加重膽管慢性炎症的病變程度,特別在膽管下端oddi括約肌乳頭部和肝內膽管各分支內,經過反覆多次的急性發作後,常可造成膽管下端纖維疤痕組織增生和狹窄,以及肝內膽管各段分枝的環境狹窄,這樣更加重了肝內外膽管的梗阻程度。

【臨床表現】

一般無特異性症狀,可表現為中上腹不適和脹痛,有時或呈絞痛發作。進食油膩食物後可加重上腹疼痛。一般很少有發熱和黃疸。腹部體徵也不明顯,可僅有上腹輕壓痛,膽囊不腫大。如發生急性發作,則出現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等三聯徵的臨床表現。

【診斷】

主要根據急性膽管炎的反覆發作史。此外,B超檢查可發現膽總管擴張,管壁增厚,有時還能顯示膽管內結石或蛔蟲影。靜脈膽道造影顯示膽管擴張,常有造影劑排空延遲現象。ERCP能清楚顯示擴張的膽管以及膽管結石等病變,並能瞭解肝內外膽管有無狹窄的存在。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和上述檢查,多數能明確診斷。

【治療措施】

採用手術治療,去除膽管梗阻因素,保證膽道引流暢通。如有急性發作,先予控制,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手術。切開膽管取除結石或蛔蟲,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奧狄括約肌狹窄,可作括約肌成形術,如有膽總管下端梗阻可作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或膽管空腸Roux-y吻合等膽腸內引流術。為解除感染病灶,常規切除膽囊。對於肝內膽管狹窄,則須徹底了其病理變化,解除其梗阻原因,如作肝內膽管狹窄段切開,并清除肝內結石,然後作Roux-y式膽管空腸吻合。奧狄括約肌成形和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後容易發生逆流性膽管炎。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