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結核性膿胸
別名tuberculous empyema
【概述】

胸腔因為結核菌感染而積膿即結核性膿胸。經常因為診斷、治療延遲較久而形成慢性膿胸。

【病因學】

結核菌侵犯胸腔的途徑:經淋巴或血液循環引起感染,肺內結核病灶直接侵犯胸膜,或病灶破裂將結核菌直接帶入胸腔,并同時使氣體進入胸腔,而形成膿氣胸,甚至支氣管胸膜瘻。

膿胸也是人工氣胸或手術治療肺結核的合併症。骨結核或胸壁結核也可侵入胸腔。

【病理改變】

結核菌感染胸腔的初期,發生急性炎變、充血、滲出,形成散在結核結節,胸腔積液為漿液性,含白細胞及纖維蛋白,經過一段較長時間逐漸變為慢性結核性膿胸,纖維板厚而堅硬,并常有鈣化。纖維板收縮使肋間隙變窄,肋骨變形呈截面三角形,肋間肌肉萎縮,脊柱凸向健側。膿胸可以是局限性的或全膿胸。有時膿胸向肋間破潰,甚至侵犯肋骨,形成寒性膿腫或破出皮膚形成皮膚竇道,長期流膿不止。

【臨床表現】

結核性膿胸的臨床表現很不一致,多數起病緩慢,以乏力、低熱為主要症狀,其次不盜汗、胸悶、乾咳等,膿胸早期胸膜的吸收力較強,中毒症狀較明顯。如果積膿較多也可以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等症狀。當發生支氣管胸膜瘻時,會有刺激性咳嗽,同時咳膿痰與體位有關。健側臥位時咳嗽及膿痰增加。如果因為支氣管胸膜瘻而引起結核播散,中毒症狀會非常明顯,病情危重。合併感染後,高熱、白細胞增多,症狀同急性膿胸相似。

【診斷】

X線表現與慢性膿胸基本相同,對側肺內有結核病灶的較易診斷,患側肺內結核病灶往往被積液所掩蓋,因此不易確定性質。胸腔穿刺抽出膿液較稀薄,膿液中可含有干 酷樣物質。確診應該在膿液中查到結核菌,但在臨床化驗中很難查到結核菌。因此當膿液中淋巴細胞多,或普通細菌培養陰性時,應考慮結核性膿胸,結核病患者合併膿胸,應首先考慮結核性膿胸的診斷。

體層攝影可以顯示膿腔的大小,同時可顯示肺內是否有結核病變及病變的程度,CT檢查更能瞭解膿腔及病變的細微改變。

【治療措施】

結核性膿胸的治療主要是抗結核治療,常需要聯合應用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和乙胺丁醇中的三藥。早期結核性愛鵬,積膿不多,經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治療,加強營養,適當休息,有可能吸收好轉。如果有大量積液,可以行胸腔穿刺抽液促進吸收,但要注意防止繼發感染。在發生藥物無法控制的繼發感染之前應避免行胸腔閉式引流,因為結核病的病理改變使肺組織纖維化,而不能膨脹,胸腔閉式引流後膿腔不能消滅,反而會增加混合感染的機會。

如果結核性膿胸合併支氣管胸膜瘻或發生嚴重混合感染後,則要在積極充分引流的同時加強抗生素治療,否則病情難以控制,還可能加重肺內播散,待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手術治療。

結核性膿胸的手術主要為胸廓成形術和胸膜全肺切除術,只有在肺內沒有病變且沒有支氣內膜結核引起的支氣管狹窄的情況下才可採用胸膜纖維板剝脫術,否則肺不能膨脹,膿腔不能消滅,或肺膨脹後肺內病變惡化形成空洞,造成手術失敗。

手術應抗結核治療3個月以上,結核得到控制,病變穩定後再作。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