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腦弓形體病
【概述】

是由剛地弓形體原蟲引起的一種腦部寄生蟲病。我國弓形體血清抗體陽性率為5.84%。腦弓形體病是弓形體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因血腦屏障可阻止抗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故約有50%的弓形體病人可伴有腦弓形體病。根據弓形體的感染途徑分為先天性和後天獲得性兩種。

1.獲得性腦弓形體病 潛伏期3天至2年不等,可是原發性腦病也可是全身弓形體病的一部分,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者。臨床可有腦膜炎、瀰散性腦病、癲癇發作、顱內佔位病變或精神異常等表現。

2.先天性腦弓形體病 孕婦被感染後常可引起流產、早產或死產。存活嬰兒可有腦積水、小頭畸形、智力缺陷等發育異常。

部分弓形體病人可有發熱、肌痛、乏力、淋巴結肝脾腫大。也可出現脈絡膜炎、虹膜炎、視網膜炎等。

二、體檢發現:

1.顱壓增高者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眼底視乳頭水腫。⒉腦實質損害者可出現偏癱、失語等。

三、輔助檢查:

1.腰穿腦脊液檢查: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白細胞增高,伴有嗜酸粒細胞和蛋白增高.

2.血清和腦脊液抗弓形體抗體檢查可呈陽性。

3.頭顱CT檢查見單個或多個等或低密度病灶。

4.腦脊液、淋巴結、腦活檢中查到弓形體滋養體即確診。

四、鑒別:

有時需與結核性、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疱疹性腦膜腦炎相鑒別。

【治療措施】

一、磺胺嘧啶,1.0g 4次/d,口服或肌注。磺胺異惡唑,1~2.0g 4次/d,與磺胺增效劑(TMP)合用可增強療效。

二、乙胺嘧啶,成人日劑量為50mg(兒童1mg/kg)分次服用,療程1月。

三、其它治療 併發脈絡膜視神經炎者加服強的松或地塞米松。免疫功能低下者加用左旋咪唑或轉移因子。對癲癇發作,顱壓增高和癱瘓者給予相應治療(參見其他章節)。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