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
【概述】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係獲得性的紅細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內溶血,常睡眠時加重,可伴發作性血紅蛋白尿和全血細胞減少症。本病雖少見,但近年發病有增多趨勢。我國北方多於南方,半數以上發生在20~40歲青壯年,個別10歲以下及7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我國患者的臨床表現與歐美例有所不同,起病多隱襲緩慢,以貧血、出血為首發症狀較多,以血紅蛋白尿起病者較少。個別以感染、血栓形成或再障表現,起病急驟。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⑴ 病史提問:注意:①有無黃疸、突發性腰背部疼痛及劇烈腹痛史。②是否有頑固性的頭疼,間歇性醬油色或洗肉水樣尿病史。

⑵ 臨床症狀:頭昏、頭疼、乏力、氣短、心悸;寒戰、發熱、腰痛、胸悶;血尿或醬油色尿。

(二)體檢發現

貧血外貌、皮膚、鞏膜黃染、脾輕度腫大或正常。

(三)、輔助檢查

1. 血象:血紅蛋白減少,呈正細胞或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或正常;網織紅細胞增高;球形紅細胞增多,易見紅細胞碎片,可見幼紅細胞。

2. 骨髓象:由增生明顯活躍到增生不良不等,以幼紅細胞增生明顯。粒系、巨核細胞系正常。細胞內、外鐵減少或缺如。

3. 血間接疸紅素增高,血清結合珠蛋白減少或消失,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增高。尿含鐵血黃素陽性。

4.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均陰性。

5.酸溶血試驗、糖水試驗、蛇毒因子溶血試驗陽性。

(四)、鑒別診斷

1.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鑒別要點參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2.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鑒別要點參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或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4.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遇冷後出現手足發紺,保暖後好轉;冷熱溶血試驗陽性。

【治療措施】

鐵劑:硫酸亞鐵 0.3 2~3次/d,或福乃得 1片 1次/d,口服。葉酸 5~10mg 3次/d,口服。

雄激素:康力龍 2mg 3次/d,口服。或丙酸睪丸酮 100mg 1次/d,或苯丙酸諾龍50mg 2次/周,肌肉注射。

糖皮質激素:氫化考的松 100~200mg/d,靜脈滴注,3d後改用強的松 20~40mg/d,口服,療程3~6月。

6%右旋糖酐:500~1 000ml/d,靜脈輸注。用於急性溶血或腹痛危象時。

輸血:貧血嚴重者應輸注洗滌紅細胞。

年齡<40歲,有條件者行異基因骨髓移植。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