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新生兒肺炎
別名neonatal pneumonia
【概述】

新生兒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以彌溫性肺部病變及不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其特點,需及早診斷和正確處理。

【病因學】

新生兒肺炎可分為產前感染(包括宮內和產時)和出生後感染,感染多來自孕婦,經胎盤傳染給胎兒,或因孕婦羊膜早破、產程過長,陰道中微生物上行感染所造成。

【病原學】

產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較多;細菌以B組溶血性鏈球菌、腸道桿菌較多,衣原體和弓形體也是常見到的致病原。出生後感染的病原體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見,其他如變形桿菌、腸球菌肺炎雙球菌也可引起肺炎。院內感染的肺炎以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和呼吸道病毒較多見。

【病理改變】

產前肺炎的大體解剖在肺臟和胸膜外觀看不到實質病變,只有在組織切片上能看到極為廣泛的肺泡內炎症變化,有時還可見到羊水的沉渣如角化上皮細胞。出生後第一天發病的肺部病變可能與肺透明膜病相似。出生後感染的細菌性肺炎與小兒支氣管肺炎相仿,而病毒性肺炎則為間質性改變。

【臨床表現】

產前感染的肺炎發病多在出生扣3~7天內。症狀常不典型,胎齡愈小症狀愈不典型,體溫正常者約佔一半以上,其餘則體溫不穩,嚴重的病兒或早產兒體溫常不升。症狀多為非特徵性表現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體重不增,多無咳嗽,不久漸出現氣促、鼻翼搧動、呻吟、吸氣時軟組織凹陷,心率增快。早產兒易發生呼吸暫停,肺部體徵有呼吸音增強或減低,伴乾性或濕性囉音,但也可能完全陰性。

衣食體感染雖在產前發生,但肺炎的起病卻在出生後3~12周。有的患兒在生後5~14天曾發生過衣原體眼結膜炎(參見眼結膜炎),病原體可從鼻淚管漸向下蔓延,但有的患兒并無眼結膜炎,但也可發生肺炎。衣原體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起病緩慢,先有鼻塞和咳嗽,呼吸逐漸加快,一般不發熱,肺部有濕囉音,如病變侵犯細支氣管則出現喘鳴,全病程可持續數周。血象白細胞數政黨有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出生後發生的各種肺炎起病較晚,症狀比較典型,有鼻塞、咳嗽、氣促、足月兒常發熱,但也可體溫正常,早產兒可能體溫不升。肺部可聽到粗細不等的濕囉音。併發膿胸或膿氣胸時呼吸音減低,叩診呈濁音或回想增強,各種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點。

【診斷】

根據下列幾點診斷

1.病史和體徵,孕婦如產前曾發生過感染性疾病或胎兒曾發生過宮內窘迫,出生扣的新生兒要警惕有產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出生後肺炎診斷有賴於患兒的症狀和體徵,診斷雖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發展和併發症。

2.胸部X線攝片  病毒性肺炎以間質改變炎主,細菌性肺炎以支氣管肺炎為主,有時似肺透明膜病。衣原體肺炎以間質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潤較我。新生兒肺炎時肺氣腫較明顯,有時造成縱隔疝。局部肺不張的發生率也較其他年齡為高。

3.病原學診斷  肺炎的病原診斷不很容易,對細菌性肺炎可取氣管內吸出物或鼻咽拭子作培養,同時作血培養。對病毒性肺炎和衣原體肺炎可採用快速診斷如ELISA或PCR(參閱新生兒感染概述)。

【治療措施】

對體溫不升者注意保暖。餵奶一次量不宜過多,以免發生咳嗽、嘔吐和吸濕化呼吸道。對細菌性肺炎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對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用利巴韋林(Ribovirin病毒唑)霧化吸入,15mg/kgd wv 2次吸入,同時用0.5%溶液滴鼻。對衣原體肺炎用紅黴素口服或靜脈滴入50mg/kg﹒d,分2~3次,共2~3周,也有人用氯黴素口服,早產兒25mg/kg﹒d,足月兒50mg/kg﹒d,分2~3次。如患兒父母有衣原體感染治療和預防見新生兒眼結膜炎。

為增強抗病功能,對嚴重病兒可多次輸血漿,肌內注射丙種球蛋白,或靜滴細胞色素C和輔酶A。

【鑑別】

需與下列疾病鑒別,尤其對產前感染性肺炎更屬重要。

1.肺透明膜病  由於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呼吸困難發生在出生後12小時以內,逐漸加重,病情進展較產前肺炎稍慢。但這兩種疾病常不易從臨床、X線片以及病理上鑒別,因此對肺透明膜病也可試作產前感染性胴炎(特別是B組鏈球菌肺炎)治療,採用較大劑量青黴素。

2.缺氧缺血性腦病  在足月兒本症多由於窒息引起,在早產兒則不一定有缺氧史。發病開始即出現呼吸不規則,肌張力增高或降低,有時發生驚厥,但產前肺炎起病稍晚,神經系統症狀較少。

3.先天性心臟病  一般南與複雜的先心或出生扣不久即出現青紫的先心鑒別。先心在生後數天內出現呼吸增快或青紫,心臟有時可聽到雜音,而肺部無囉音,胸部X線片可資鑒別。

4.橫膈疝  腹腔內臟經過疝孔進入胸腔,壓迫心肺,引起肺發育不良,出現氣促,胸部X線片可幫助鑒別。

5.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肺炎  起病緩慢,症狀有發熱、乾咳、氣促、胸部X線片為典型的間質性肺炎,這些和衣原體肺炎相似,但巨細胞包涵體病患兒肝脾腫大明顯,有時伴黃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