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動脈瘤樣骨囊腫
別名動脈樣骨囊腫
【概述】

本病系良性骨病,病變椎體外形呈囊狀膨出,囊腔內充滿血液,故此病稱為動脈樣骨囊腫。本病發生於頸椎者極少,據文獻報導,整個脊柱動脈瘤樣骨囊腫約占脊柱腫瘤的4%,發病年齡多為10~20歲,男女無差異。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局部持續性血流動力學障礙,引起靜脈壓極度升高致血管擴張,導致受累椎體骨質被吸收。本病偶有惡變趨向。

【病理改變】

病灶由許多大小不等的海綿樣血腔組成,腔內充滿流動的血液,囊腫壁骨皮質薄如蛋殼。鏡下所見:血腔大而壁薄,有纖維細胞與膠原纖維構成,有含鐵血黃素沉著,並有許多 吞噬細胞和巨細胞存在。

【臨床表現】

早期患者僅有頸項局部輕度疼痛,晚期患者隨著神經脊髓受壓程度加重而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嚴重者會出現進行性截癱。

【輔助檢查】

X線片表現:腫瘤可發生於椎體或附件,均為骨性膨脹性囊狀透亮陰影,大者可達直徑10cm左右,囊內可見淡而粗的骨小梁。椎體若塌陷,則會失去典型的X線特徵,此時應注意其附件的膨脹性改變,因其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診斷】

青少年出現頸椎不適或疼痛、病程長,且X線檢查提示頸椎有骨性膨脹性囊狀陰影,則應考慮為動脈瘤樣骨囊腫,同時應注意同脊柱骨囊腫、骨巨細胞瘤等相鑒別。

【治療措施】

病變位於椎體附件者,適合手術切除。若病變位於椎體者,可行刮除和植骨術。若椎體出現病理性骨折、成角畸形或有神經脊髓受壓症狀,宜行椎體次全切除減壓,并植骨融合,以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本病預後一般良好。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