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疑病症
別名疑病性神經症, hypochondriasis, hypochondriacal neurosis
bubble_chart 概述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又稱疑病性神經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主要指本病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觀念,病人訴軀體症狀,反覆就醫,雖然經反覆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沒有相應疾病的證據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對身體畸形的疑慮或先占觀念也屬於本症。本病較少見,根據全國12地區神經症流行病學的調查,其總的患病率僅為0.15%華西醫科大學精神科在某縣醫院門診的調查中發現占神經症的9.0%。而在精神科門診連續500例分析中,在神經症中僅見1例,差異很大。國外統計本病佔住院病人總數的1%。兩性間無差異,發病年齡男性多為40歲,女性多為50歲左右,老年人亦非罕見。

bubble_chart 病因學

1.心理社會因素 如婚姻的改變,子女的離別,朋友交往減少,孤獨,生活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缺乏安全感,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有一部分病人系醫源性的,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醫生作出診斷不確切,反覆令病人作些檢查,則造成病人產生懷疑患有某種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軀體疾病以後,通過自我暗示或聯想而疑病。

2.素質因素 易感素質也是重要的發病基礎,已發現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員有類似發作。此類病人人格特徵為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謹小慎微,對身體過分的關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強迫人格,女性則與癔症性格有關。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1.疑病的心理障礙 有兩種表現,一為疑病感覺,感覺身體某部或對某部位的敏感增加,進而疑病,或過分的關注。患者的描述較含糊不清,部位不恆定。但另一種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體,認為患有某種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確信實際上并不存在,但要求各種檢查,要醫生同情,儘管檢查正常,醫生的解釋與保證并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認為檢查可能有誤。於是患者擔心憂慮,惶惶不安,焦慮,苦惱。此為一種疑病觀念,係一類超價觀念。帶強烈的情感色彩。

2.疼痛 是本病最常見症狀,約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狀,常見部位為頭部、下腰部或右髂窩。這種疼痛描述不清,有時甚至訴全身疼痛,但查無實據,患者常四處求醫輾轉於內外各科,毫無結果,最後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慮,和抑鬱症狀。

3.軀體症狀 表現多樣而廣泛,涉及身體許多不同區域,如內有一種特殊味道。噁心、吞嚥困難、反酸、脹氣、腹痛、心悸、左側胸痛、呼吸困難,擔心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別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狀異樣,還有訴體臭或出汗等。

bubble_chart 診斷

診斷標準如下: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2.以疑病症狀為主要臨床象,表現為下述的至少一項:

(1)對身體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序與實際健康情況很不相稱。

(2)對通常出現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作出疑病性解釋。

(3)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根據,但不是妄想。

3.反覆就醫或反覆要求醫學檢查,但檢查結果陰性或醫生的合理解釋不能打消顧慮。

4.排除強迫症、抑鬱症、偏執性精神病等診斷,疑病症狀不只限於驚恐發作。

疑病症狀可見於其他精神病,故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抑鬱症 最常伴有疑病症狀,如為重性抑鬱症狀,尚有一些生物學方面的症狀,如早醒性失眠,晝重夜輕的晝夜節律的改變,體重減輕,及精神運動遲滯,自罪自責等症狀可資鑒別。隱匿性抑鬱症應特別注意與疑病症相鑒別,隱甙性抑鬱症以軀體症狀掩蓋了抑鬱症的本質,但往往經過抗抑鬱治療常能獲得顯著的療效,而疑病症則較困難。

2.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狀,但其內容多為離奇,不固定,有思維障礙和常見的幻覺和妄想,病人并不積極求治,可以鑒別。

3.其他神經症 如焦慮症、神經衰弱和抑鬱性神經症均可有疑病症狀,但這些疑病症狀均係繼發性的。而疑病性神經症則其疑病症狀為原發或首發症狀。注意症狀發生的順序,結合臨床的特點,不難鑒別。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1.心理治療 開始要耐心細緻的聽取患者的訴述,讓他們出示各種檢查結果,持同情關心的態度,盡量不要挑動患者的症狀或要他們承認疑病是不可信,這樣往往適得其反,弄巧成拙,應盡量迴避討論症狀,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可取得親屬的協助,在患者信賴醫生的基礎上,然後引導患者認識疾病的本質,不是什麼軀體疾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就需要用心理的辦法去治療。如果患者的暗示性很高,可以作一些暗示療法。可獲得戲劇性的效果。但如果失敗,則就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另外,環境的轉移,生活方式的改變,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導患者作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也可獲得一定的改善。

2.藥物治療 為了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鬱、失眠等症狀,可酌情應用安定和三環類抗抑鬱劑。近來有人報告哌迷清(pimozide)治療單一的疑病症狀有效,劑量為2~8mg/d,可以試用。有人報告治療效果并不明顯。

bubble_chart 預後

急性起病者預後頗佳,如抑鬱症和焦慮症伴有疑病症狀,或在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發病,則預後好。一般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變為慢性遷延,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有明顯精神因素,患者滿懷信心,努力求治者,預後好,具有疑病性格者,易為慢性,信心不足,則預後不佳。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
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