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概述】

肝豆狀核變性又稱Wilson病,是一種先天性銅代謝障礙疾病,病因與體內合成銅藍蛋白減少有關。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於大量的銅沉積在肝、腦、腎、角膜及其他組織,因而出現各種臨床症狀,其中常以神經系症狀較為明顯。

【診斷】

(一)臨床表現

  1. 肝損害 各年齡均可見到,發病年齡越小,越容易出現肝損害。表現為肝大、黃疸、肝功能異常,常被誤診為病毒性肝炎。肝病可暫時緩解或反覆發作,或開始即表現為肝硬化甚至肝昏迷,并迅速惡化。
  2. 神經系統損害 主要是錐體外系症狀,有時還可有大腦皮層、間腦、小腦、延髓的症狀。早期症狀為動作不協調,精細動作退步,肢體震顫,發音、吞嚥困難,流口水,自主動作減少,動作笨拙等。病初症狀不明顯,數月之內逐漸加重。精神症狀也是本病另一特點,小兒多表現為行為異常、情緒障礙、智力低下、學習退步等。
  3. 其他系統症狀 本病有肝損害的病人大部分有輕度溶血現象,可造成溶血性貧血。腎臟損害可出現蛋白尿、血尿或范可尼綜合徵。角膜部位由於銅的沉著可形成K一F環(Kayser - Fleischer ring),在角膜邊緣可見棕綠色或黃綠色極細顆粒形成的色素環,有時須用裂隙燈檢查才能發現。很多病人有程度不等的骨質疏鬆或其他骨骼的改變,臨床可表現為關節痛、骨骼畸形、自發骨折等。(二)實驗室檢查 血清銅藍蛋白減低, < 200mg/L(正常值200~350mg/L );血清銅氧化酶活性低,常<0.1光密度(正常值0.15~0.60);尿排銅增多,24小時尿排銅>正常值15~30μg/24h ( 0.24~0. 47umol/24h);血清總銅量正常或稍低於正常(正常值13.34~29.83utmol/L)

【治療措施】

﹝治療﹞

飲食中減少銅的攝人,不食或少食含銅多的食物如肝、貝類、硬果類、巧克力、可可、蘑菇、蠶豆、豌豆、玉米、魷魚等。為抑制銅的吸收可給予硫酸鋅或醋酸鋅口服,鋅能抑制銅的吸收,硫酸鋅成人量為100~400mg,每日3次,小兒酌減。為促進銅排泄可給予青霉胺,用量為每日20mg/kg,分3次服用。同時加服維生素 10~20mg,每日3次。青霉胺需長期服用。青霉胺的不良反應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部不適、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皮疹等,均在用藥5~10天後出現,停藥3~5天後即消失,然後再從半量開始,逐漸加量,必要時可加用強的松或抗組織胺藥物1~2周,大部分病人不再出現反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