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開放性臍尿管
【概述】

嬰兒出生之後常會被肚臍部位的疾病所困擾。當臍帶脫落之後,是由肉芽組織所覆蓋,在幾天之內可由表皮細胞所覆蓋,此時受到感染的機會最大,此時可用些消毒劑如三合一藥水、紫藥水等(優碘溶液會造成新生兒篩選時甲狀腺的問題,衛生署已經通令禁止使用),加上乾淨的紗布包紮,即可防止感染。臍部如果較正常癒合緩慢,而在臍底部出現紅色的肉芽組織時,可以用結紮的方式去除,也可以使用硝酸銀來燒灼,在幾天之內表皮細胞即可長成。但是發現有異位腸黏膜時,可能胎兒腸道與臍部相通,此時不可以用硝酸銀來燒灼治療,而要檢查是否胎兒的臍部與泌尿道相通,稱為開放性臍尿管。

【診斷】

  1. 臍部間歇漏尿,膀胱內注入美藍後臍部漏出藍色液體,可證實為本病。
  2. 膀胱造影可顯示臍尿管。

【治療措施】

感染控制後行臍尿管切除術。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