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兒細菌性痢疾
別名bacillary dysentery
【概述】

細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簡稱菌痢,是由於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我國以福氏桿菌引起的菌痢多見( 約占80%),其次為宋內氏桿菌。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但以夏秋季為多。

【臨床表現】

  1. 典型菌痢 起病急,畏寒,發熱,腹痛,腹瀉,大便初為稀便,繼而轉為粘液、膿血便。常有裡急後重感。查體左下腹可有壓痛。重症患者大便頻繁,進而可致脫水、酸中毒。
  2. 非典型菌痢 多見於嬰幼兒。全身和腸道症狀較輕,大便為稀便或粘液便,次數不太多。
  3. 中毒型菌痢 多見於2~7歲的小兒。表現為全身嚴重的毒血症症狀。起病急驟,突發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和呼吸衰竭症狀。開始可無腸道症狀,以後才出現膿血便。中毒型菌痢又可表現為休克型( 表現為感染性休克)、腦型( 表現為昏迷、驚厥以及嚴重的腦症狀)和混合型( 表現為周圍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
  4. 慢性菌痢 菌痢的症狀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病程超過2 個月以上。常因急性期治療不徹底、細菌耐藥、營養不良或有腸道寄生蟲所致。

【輔助檢查】

  1. 糞便檢查 外觀為粘液膿血便,鏡檢可見大量的紅、白細胞、膿細胞和巨噬細胞。當疑為中毒型菌痢時,如無腹瀉可用生理鹽水灌腸後作糞便檢查。
  2. 糞便培養 宜在用藥前取新鮮糞便的粘液膿血標本培養,床邊接種陽性率較高。
  3. 免疫學檢查 早期用免疫染色法, 螢光抗體測定以助診斷。

【診斷】

流行病學史 發病季節、流行情況、接觸史和飲食不潔等有助診斷。

【治療措施】

﹝治療﹞

( 一)急性菌痢

  1. 一般治療胃腸隔離至症狀消失, 大便連續2 次培養陰性後才可解除。臥床休息,吃流食和半流食。對症治療。必要時輸液,糾正脫水、酸中毒。
  2. 病原治療 (1)複方新諾明(SMZ + TMP ):以SMZ50mg/(kg﹒d )計算,每日量分2次口服。 (2) 吡哌酸:劑量為30~40mg/( kg﹒d),每3次口服。若與TMP5~l 0mg/(kg﹒d )同服,效果更好。因可影響軟骨發育,嬰幼兒慎用。 (3)黃連素:適用於輕症或較大兒童,劑量為15~20mg/(kg﹒d),分3次口服。 (4) 氟哌酸:劑量為10~15 mg/( kg﹒d),分3次口服。(5)抗生素:可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 如菌必治、先鋒必、復達欣等)、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或丁胺卡那黴素作肌肉或靜脈注射。後兩種應注意第8?顱神經損傷。( 二)中毒型菌痢 1
. 一般治療除胃腸隔離外,應加強監護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 抗菌藥物 (1)氯黴素:50mg/(kg﹒d),分2~3次靜脈滴注。 (2)也可用氨苄青黴素100~200mg/(kg﹒d),分3~4次靜脈注射。 (3)慶大黴素3~5mg/(kg﹒d)分2次肌注。待病情穩定後改為口服。 3.降溫療法使體溫降至39℃以下。以安乃近肌注或滴鼻降溫。同時可用氯丙嗪和異丙嗪每次各1m/k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入。待患兒入睡後可進行冷鹽水灌腸、酒精擦浴、冷敷或大血管處置冰袋及溫水浴( 低於體溫) 2~3℃。 4.鎮驚 1)藥物止痙: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50mg/kg灌腸;苯巴比妥每次6~l0mg/kg,最大不超過O.lg或安定每次0.1~0.3 mg/kg肌注;也可用副醛每次0.15~0. 2ml/kg肌注或阿米妥鈉每次5 mg/kg靜脈緩慢推入。 (2)脫水劑:由於驚厥可加重腦水腫,故宜及早使用脫水劑。如20%甘露醇每次1.0~2.Og/kg或25%山梨醇每次1.0~2.Og/kg均可使用,靜脈推入,必要時每4~8小時重複使用。其他也可用尿素、速尿等。 5.抗休克 同「 流行性腦膜炎」。 6.呼吸衰竭的處理見「 流行性乙型腦炎」。 7.其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見「 流行性乙型腦炎」。( 三)慢性菌痢
  1. 一般治療飲食宜少渣易消化,營養豐富,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適當休息。積極治療合併症如佝僂病、貧血、寄生蟲病等。
  2. ?病原治療(1)抗生素療法:在反覆大便培養陽性者,按藥敏試驗選用2~3種抗菌藥物聯合使用,療程要適當延長。 (2)灌腸:用1 : 1000呋喃西林30~60ml,內加普魯卡因40~80mg,潑尼松5mg,或用卡那黴素(0.5%)或新黴素(1~2%),作保留灌腸,每日2次,7~10天為一療程。(3)增加機體免疫力: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肌注丙種球蛋白等。(4)調整胃腸功能紊亂和菌群失調:長期使用抗菌素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糞便常規多次正常時可使用胃蛋白酶和收斂性藥物( 如次碳酸鉍、活性炭等)。菌群失調可用扶植正常腸道細菌的藥物如酵母片、維生素6、葉酸、乳酶生等

【預防】

( 一)徹底治療患者,以消滅傳染源。( 二)隔離患者和帶菌者。在用藥5~7天後,停藥3天後作大便培養,3次陰性後方可解除隔離。( 三)加強衛生教育,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

【鑑別】

急性菌痢應和阿米巴痢疾、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鼠傷寒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腸套疊、闌尾炎相鑒別。中毒型菌痢要與乙型腦炎、敗血症相鑒別,慢性菌痢應與血吸蟲病等相鑒別。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