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兒肥厚性心肌病
別名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概述】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患者心室肌,尤其是室間隔肌肥厚,室腔變小。主動脈與左室間收縮期壓力差常存在。約1/3病例有家族史,有人認為本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診斷】

小兒由於年齡、心肌肥厚程度和部位不同,其臨床特徵和病情差異很大。雖然本病在新生兒期即可發生,但發病多為小學學齡兒童。

(一)症狀 早期為運動後呼吸困難,逐漸有乏力、頭暈或有昏厥發生,也可出現心前區疼痛,心力衰竭則多出現於中晚期。

(二)體徵 心界向左擴大,胸骨左下緣可聞中期或晚期收縮期雜音,或可伴有震顫,後者見於流出道梗阻者。

(三)心電圖 多有異常。嬰幼兒常有右室肥厚,實際是異常肥厚的室間隔除極的結果。較大兒童才表現為左室肥厚及勞損,甚或有異常Q 波。

(四)X線檢查 儘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臟擴大,但缺乏特異性心臟形態改變。

(五)超聲心動圖 二維超聲是目前診斷的重要手段。室間隔(IVS )與左室後壁(LVPW)之比大於1.5,即IV S/LVPW ≧1.5作為本症的診斷指標,己為眾家所採納。又結合M型的二尖瓣曲線和多普勒頻譜分析,可對是否有左室流出道梗阻作出判斷

【治療措施】

﹝治療﹞

(一)根據病情,適當限制活動乃至臥床休息。(二)凡增強心肌收縮力的藥物如洋地黃類、異丙腎上腺素等,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應盡量不用。(三)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可減弱心肌收縮,減輕流出道梗阻,減少心肌耗氧,增加心室舒張期擴張,且能減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常用心得安每日1~2mg/kg,開始後劑量可逐步加大,以求改善症狀而心率及血壓不過低。但近年發現本藥不能減少心律失常,也不影響預後。(四)鈣拮抗劑 既有負性肌力作用而減弱心肌收縮,又可改善心肌順應性而有利於舒張功能。可用異搏定每次2mg/kg,每日3~4次,或硫氮酮開始每次0.5 mg/kg ,每日3次,逐步每次可加至1 mg/kg。俘阻滯劑與鈣拮抗劑合用可能比單用效果好。(五)病人有嚴重的心絞痛或暈厥發作,經藥物治療無效者,或左室流出道梗阻嚴重者,可施行外科手術切除肥厚的心肌組織,以緩解症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