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儿肥厚性心肌病
别名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概述】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心室肌,尤其是室间隔肌肥厚,室腔变小。主动脉与左室间收缩期压力差常存在。约1/3病例有家族史,有人认为本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診斷】

小儿由于年龄、心肌肥厚程度和部位不同,其临床特征和病情差异很大。虽然本病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生,但发病多为小学学龄儿童。

(一)症状 早期为运动后呼吸困难,逐渐有乏力、头晕或有昏厥发生,也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心力衰竭则多出现于中晚期。

(二)体征 心界向左扩大,胸骨左下缘可闻中期或晚期收缩期杂音,或可伴有震颤,后者见于流出道梗阻者。

(三)心电图 多有异常。婴幼儿常有右室肥厚,实际是异常肥厚的室间隔除极的结果。较大儿童才表现为左室肥厚及劳损,甚或有异常Q 波。

(四)X线检查 尽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但缺乏特异性心脏形态改变。

(五)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是目前诊断的重要手段。室间隔(IVS )与左室后壁(LVPW)之比大于1.5,即IV S/LVPW ≧1.5作为本症的诊断指标,己为众家所采纳。又结合M型的二尖瓣曲线和多普勒频谱分析,可对是否有左室流出道梗阻作出判断

【治療措施】

﹝治疗﹞

(一)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活动乃至卧床休息。(二)凡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应尽量不用。(三)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减弱心肌收缩,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室舒张期扩张,且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常用心得安每日1~2mg/kg,开始后剂量可逐步加大,以求改善症状而心率及血压不过低。但近年发现本药不能减少心律失常,也不影响预后。(四)钙拮抗剂 既有负性肌力作用而减弱心肌收缩,又可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有利于舒张功能。可用异搏定每次2mg/kg,每日3~4次,或硫氮酮开始每次0.5 mg/kg ,每日3次,逐步每次可加至1 mg/kg。俘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合用可能比单用效果好。(五)病人有严重的心绞痛或晕厥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者,可施行外科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组织,以缓解症状。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