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麻風
別名leprosy
【概述】

麻風(leprosy)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傳染病,以侵犯皮膚、粘膜及周圍神經為主,亦可累及深部組織和器官。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進入人體。本病不胎傳,也不遺傳。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麻風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線類病人傳染性最強。

(二)、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

(三)、人群易感性

人類對麻風桿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兒童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為2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於女性病例。

【病因學】

病原學

麻風桿菌屬分支桿菌,菌體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長約2¯6μm,寬約0.2¯0.6μm,抗酸染色呈紅色,革蘭氏染色陽性。麻風桿菌在0℃可活3¯4周,強陽光照射2¯3小時便喪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鐘可滅活。

【臨床表現】

麻風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風(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中間界線類麻風(BB)、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瘤型麻風(LL)。各類麻風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風(I)。

  1. 結核樣型麻風(TT)

    臨床上本型較多見,損害常局限於外周神經和皮膚。皮損為紅色斑疹、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表面乾燥無毛,有時有鱗屑,局部感覺障礙出現早且明顯。

  2. 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T)

    常見皮損為斑疹、斑塊和浸潤性損害,基本特點似結核樣型,但損害多發。典型皮損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周圍常有小的衛星狀損害,周圍神經損害多發,皮損感覺障礙明顯。

  3. 中間界線類麻風(BB)

    典型皮損為斑疹與浸潤性的雙型損害,基本皮損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見有特徵性的倒碟狀、靶狀或衛星狀損害。面部皮損呈蝙蝠狀者,稱"雙型面孔"。皮損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神經損害多發,但不對稱。皮膚與神經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介於結核樣型和瘤型之間。中間界線類麻風可向結核樣型或瘤型麻風轉化。

  4. 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L)

    皮損有斑疹、斑塊、結節和瀰漫性浸潤等,分佈廣泛,不完全對稱,少數皮損邊緣可見。有的瀰漫性浸潤中央可見空白區。淺神經腫大,多發但不對稱。晚期患者皮損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潤可形成"獅面",鼻中隔潰瘍或鞍鼻。病變還可以侵犯內臟。

  5. 瘤型麻風(LL)

    早期瘤型皮損多為斑疹,呈淡紅色或淺色,邊緣模糊,形小數多,分佈對稱。無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可有癢和蟻行感等感覺異常。病程長者可出現溫覺、痛覺遲鈍。

    中期瘤型可出現斑疹、瀰漫性浸潤和結節等損害,邊緣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佈廣泛,局部可出現輕度淺感覺障礙。

    晚期瘤型麻風瀰漫性浸潤更加明顯且向深層發展,體表皮膚絕大部分都有浸潤。面部皮膚瀰漫增厚,額、顳部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軀幹廣泛深在性浸潤,有明顯的感覺障礙與閉汗。

    神經損害早期不明顯,摸不到神經粗大。中、晚期可出現廣泛而對稱的神經幹粗大,可導致嚴重的殘廢畸形。

    早期眉毛外側對稱性稀疏。隨著病程的進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脫光。頭髮等也可逐漸脫落。

    粘膜損害出現早而明顯,中晚期常有淋巴結、睪丸、眼球及內臟損害。

  6. 未定類麻風(I)

    為麻風病的早期階段,常見少量斑疹,多為淺色,少數淡紅色,邊緣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淺感覺障礙。

  7. 麻風反應

    在麻風病的慢性過程中,麻風病人可突發症狀活躍,出現新皮損,伴惡寒、發熱等急性或亞急性症狀,這種變態反應性現象稱為麻風反應。

耳大神經受侵犯可致增厚粗大,面神經可因病變侵犯刺激發生痙攣,亦可因病變壓迫出現周圍性面癱。痙攣和面癱同時存在,這是麻風性面癱的特徵。

【診斷】

根據麻風病接觸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膚、粘膜和周圍神經損害,病變都位分泌物或活檢,找到麻風桿菌即可確診。

【治療措施】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和方法治療麻風病。一般選用氨苯碸、利福平、苯丙碸和丙硫異煙胺等對麻風病患者進行聯合化療,或採用免疫療法對病人進行治療。對麻風反應,可選用酞咪哌啶酮、腎上腺皮質素等進行治療。

【鑑別】

晚期麻風須與結核、梅毒相鑒別。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