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麻风
别名leprosy
【概述】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为主,亦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本病不胎传,也不遗传。

【流行病學】

(一)、传染源

麻风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线类病人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儿童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为2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

【病因學】

病原学

麻风杆菌属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μm,宽约0.2¯0.6μm,抗酸染色呈红色,革兰氏染色阳性。麻风杆菌在0℃可活3¯4周,强阳光照射2¯3小时便丧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钟可灭活。

【臨床表現】

麻风病按五级分类法分为:结核样型麻风(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麻风(BB)、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瘤型麻风(LL)。各类麻风病的早期阶段为未定类麻风(I)。

  1. 结核样型麻风(TT)

    临床上本型较多见,损害常局限于外周神经和皮肤。皮损为红色斑疹、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表面干燥无毛,有时有鳞屑,局部感觉障碍出现早且明显。

  2.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

    常见皮损为斑疹、斑块和浸润性损害,基本特点似结核样型,但损害多发。典型皮损中央有明显的"空白区",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多发,皮损感觉障碍明显。

  3. 中间界线类麻风(BB)

    典型皮损为斑疹与浸润性的双型损害,基本皮损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见有特征性的倒碟状、靶状或卫星状损害。面部皮损呈蝙蝠状者,称"双型面孔"。皮损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皮肤与神经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介于结核样型和瘤型之间。中间界线类麻风可向结核样型或瘤型麻风转化。

  4.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皮损有斑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等,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少数皮损边缘可见。有的弥漫性浸润中央可见空白区。浅神经肿大,多发但不对称。晚期患者皮损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润可形成"狮面",鼻中隔溃疡或鞍鼻。病变还可以侵犯内脏。

  5. 瘤型麻风(LL)

    早期瘤型皮损多为斑疹,呈淡红色或浅色,边缘模糊,形小数多,分布对称。无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可有痒和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病程长者可出现温觉、痛觉迟钝。

    中期瘤型可出现斑疹、弥漫性浸润和结节等损害,边缘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广泛,局部可出现轻度浅感觉障碍。

    晚期瘤型麻风弥漫性浸润更加明显且向深层发展,体表皮肤绝大部分都有浸润。面部皮肤弥漫增厚,额、颞部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躯干广泛深在性浸润,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与闭汗。

    神经损害早期不明显,摸不到神经粗大。中、晚期可出现广泛而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可导致严重的残废畸形。

    早期眉毛外侧对称性稀疏。随着病程的进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脱光。头发等也可逐渐脱落。

    粘膜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中晚期常有淋巴结、睾丸、眼球及内脏损害。

  6. 未定类麻风(I)

    为麻风病的早期阶段,常见少量斑疹,多为浅色,少数淡红色,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

  7. 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耳大神经受侵犯可致增厚粗大,面神经可因病变侵犯刺激发生痉挛,亦可因病变压迫出现周围性面瘫。痉挛和面瘫同时存在,这是麻风性面瘫的特征。

【診斷】

根据麻风病接触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损害,病变都位分泌物或活检,找到麻风杆菌即可确诊。

【治療措施】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治疗麻风病。一般选用氨苯砜、利福平、苯丙砜和丙硫异烟胺等对麻风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或采用免疫疗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对麻风反应,可选用酞咪哌啶酮、肾上腺皮质素等进行治疗。

【鑑別】

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