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心包腫瘤
【概述】

心包腫瘤非常罕見,原發性良性心包腫瘤有脂肪瘤、分葉狀纖維性息肉、血管瘤和畸胎瘤。原發性惡性包腫瘤為間皮細胞瘤和肉瘤,分佈廣泛,常浸潤組織。繼發性腫瘤,直接從胸腔內擴散累及心包,最常見的是支氣管肺癌和乳房癌。

【臨床表現】

 早期無症狀,晚期症狀有胸部疼痛、發熱、乾咳和氣急。體徵上,較早期有心包摩擦音,以後心包滲液,出現心包填塞。症狀有頸靜脈怒張、脈壓減小、心音減弱、肝腫大,病情迅速加重。 

【診斷】

①心包滲液,特別是血性滲液。②心影輪廓異常,局部有塊影突出。③無原因的心包填塞症狀。④不可解釋的胸痛,頸靜脈怒張。可靠的診斷為抽出液體內找以腫瘤細胞。其次為心包穿刺後注入CO2氣體對比造影片可見心包內腫塊突入心包腔。X線檢查顯示心影擴大,心包有積液,心包上有塊影。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包積液或實質塊影。

【治療措施】

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晚期和心臟大血管粘連,使手術切除困難,或不能全部切除。惡性腫瘤廣泛不能切除,可採用:①劍突下心包引流術。排除心包積液,緩解心臟受壓症狀。②心包內滴注射性磷酸鉻,減少心包滲液。1968年開始應用。方法是先經劍突下作心包穿刺,經穿刺針置入導管,排液後滴注32P。一般用量為5Mci溶於35ml等滲鹽水。滴注完畢後,撥除導管,即行掃瞄,以確定注入32P的分佈情況。一般都極均勻,可使症狀緩解。③放射療法,需經組織學確定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放療後可暫時緩解症狀。④化學療法有局部心包腔內注射噻替派和全身靜脈滴注環磷酰胺、自力黴素和長春新鹼等,達到抑制惡性細胞生長。首先應爭取手術切除,以後加用其它綜合治療,可達到一定療效。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