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别名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
【概述】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JRA)又称Still病。是指16岁以下小儿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称。与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不同,除关节受累外还有较重的全身症状。在儿童中发病率为1/1500,主要在学龄期前后发病较多,女孩发病较男孩多。

【病因學】

病因不明确,但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自身免疫说:在部分患儿血清中存在有对IgG的特异抗体,即类风湿因子(RF),少数有抗核抗体(ANT)出现。关节滑膜液中总补体下降。
  2. 感染说:与类风湿有关的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风疹病毒等感染。但至今为止,未找到某一特定的致病微生物。
  3. 遗传说:做为遗传因子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某些家族抗原型如HLA-B27携带者JRA发病率较高。

【病理改變】

其主要特点是纤维素变性滑膜慢性非化脓性炎症:

  1. 关节滑膜有白细胞、浆细胞浸润,水肿,充血,滑膜增厚,肉芽组织增生,侵及软骨、关节面,引起粘连,最后关节强直或变形。
  2. 皮下结节,在老的病灶中心有坏死现象,与风湿热的皮下结节不同。
  3. 其他有虹膜睫状体炎;结膜、角膜炎;肝、脾肿大,为淀粉样病变所致;少数心肺、胸膜等受累;小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为非特异性炎症。

【臨床表現】

根据临床特征,大致分为三型:全身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

(一)全身型(Still型)

或称急性发热型,过去亦称应变性亚败血症或急性变应性亚败血症等。以发热、皮疹、肝和(或)脾及淋巴结肿大、关节炎等,心、血管、神经亦可受累。

  1. 发热常为间歇的弛张型高热,体温在36~40℃之间。热退后,患儿精神尚好,活动亦可,常反复持续数周自行缓解。易再复发。
  2. 发病之初常无关节症状,约数周后有关节疼,不一定伴有肿胀,可为单一或多数关节,有的在晨起时感到四肢僵硬。疼痛常与发热一致,热退痛亦减轻或消失。
  3. 约95%患儿有皮疹出现,为浅红色斑疹或丘疹,呈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出现,分布于躯干、四肢、颜面、手掌、足蹠等处,大小不等。常与发热一致,热退疹消。
  4. 少数可有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脏炎等。
  5.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肝功能亦可有一过性障碍(如GOT、GPT升高),脾大比肝大多见。
(二)多关节型

指有四个以上关节受累者,女孩多见,约为男孩的两倍。

  1. 全身症状发热很少有超过39℃者,易疲劳,食欲不振,轻度贫血,体重不增。
  2. 关节症状常先累及四肢大关节如膝、踝、肘、腕等关节,表现为肿胀、疼痛,多对称而不红不热。以后可累及(5岁以下)小关节,如指关节呈梭形肿胀。颈椎第1、2、3被累及机会多,常出现活动障碍。
(三)少关节型

受累关节不超过四个,女孩多见,比男孩高3倍,以7、8岁多见。

  1. 全身症状有低热、皮疹、发育缓慢、淋巴结肿大,常有虹膜睫状体炎。
  2. 关节症状亦以大关节为主。好发生于膝、踝、髋、骶、肘等。常有肿胀晨僵,反复发作,多年后转为慢性或致残。侵犯小关节者不多,往往伴有腱鞘炎。

【輔助檢查】

  1. 血液检查(1)轻或中度贫血。(2)血沉增快。(3)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可达70%。少数有类白血病反应,可达60~70×109/L(6万~7万/mm3)。
  2. 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可以做为诊断根据,阳性率在10~30%,少数可有假阳性,阴性不能否定类风湿疾病。
  3. 其他(1)α2球蛋白及IgA、IgM、IgG均可增高。(2)抗核抗体可阳性。(3)30%ASO可增高。(4)C反应蛋白多数呈阳性,粘蛋白(MPT)亦可增高到40mg/L以上。(5)尿常规多为正常,少数肾受累者可有尿蛋白(+),有红、白细胞出现。
  4. X线检查:关节软组织肿胀呈梭形,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晚期有骨质破坏、融合、纤维化、畸形,关节强直等。

【診斷】

本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以慢性关节炎症状为主(6周),关节梭形肿胀,及伴有以下一种症状变化者,如虹膜睫状体炎、皮疹、反复弛张热、晨僵、RF(+)、X线有改变者,即可诊断。

【治療措施】

本病病型不同,表现和病程长短不一,差别很大,且病理改变复杂,应根据不同时期予以相应的治疗。但无特效疗法,尽管如此,其预后比成人为好。

  1. 一般疗法: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加强营养,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预防畸形。
  2. 药物疗法
    1. 免疫抑制剂应用
    2. 激素:全身型有高热,内脏受累者,常用强的松1~2mg/kg﹒d,症状控制后改为隔日疗法,逐渐减量,疗程3~6周以上,以防止复发。
    3. 环磷酰胺2mg/kg﹒d,苯丁酸氮芥0.2mg/kg﹒d,6-MP等,注意其血象的变化,如白细胞降低应及时停药,控制症状后减量,可用3~4月。
    4. 水杨酸制剂常为首选药物:阿司匹林80~120mg/kg﹒d,分四次服,用1~2周病情缓解后减量,可维持用数月。
    5. 其他氟灭酸、氯灭酸、保太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甲酰吡咯乙酸、甲氧萘丙酸、布洛芬、D-青霉胺等,控制症状皆有一定疗效。硫酸锌偶有疗效,中药雷公藤有较好的疗效。
  3. 物理疗法:关节症状控制后做关节被动及主动运动,红外线照射、热敷等,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