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直腸息肉
【概述】

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粘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粘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腸或累及結腸者謂之息肉病。息肉源於炎症的稱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變的無蒂結節稱增生性息肉;由腸上皮生長的有腺瘤性息肉、絨毛乳頭狀腺瘤息肉,此類息肉容易惡變。

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粘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粘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腸或累及結腸者謂之息肉病。息肉源於炎症的稱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變的無蒂結節稱增生性息肉;由腸上皮生長的有腺瘤性息肉、絨毛乳頭狀腺瘤息肉,此類息肉容易惡變。

【診斷】

  1. 便血: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若出血量較多或反覆出血可致貧血。少數有下墜感,有時蒂長的息肉可隨排便脫出肛外。
  2. 直腸指檢:位於直腸下中段的息肉,指檢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
  3. 直腸鏡檢:可見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粘膜淡紅色且有光澤。絨毛乳頭狀瘤為分葉狀,形狀菜花,軟如海綿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長色紅。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性結節。
  4. 若發現多個息肉時,宜作乙狀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排除多發息肉及結腸息肉病。
  5. 直腸息肉有時可為其它病的一種局部表現,如黑斑息肉綜合徵、良性淋巴樣息肉病、以及家族性息肉病綜合徵等,以上多為全消化道多發性息肉,并伴其它相應臨床表現。

【治療措施】

除小的丘狀隆起性增生性息肉可定期檢查嚴密觀察外,一般應行手術治療。

  1. 電灼:小的息肉,粘膜光滑無惡變傾向者,可直接燒灼。帶蒂息肉可在蒂根部置套圈灼切。
  2. 套扎:對直徑1cm左右的息肉,用套扎器將膠圈置於蒂根部,使之逐漸缺血脫落。
  3. 手術切除:粗蒂或基底較廣的息肉疑有惡變,以及較大的息肉,距肛門6~7cm內者,可在鞍麻下經肛門在息肉根部縫扎粘膜切除息肉。上述方法不能切除者,可經腹或經骶切開直腸切除息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