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小儿狂犬病
别名rabies、hydrophobia
【概述】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暴躁、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麻痺,以致丧命为特点,传染对像主要是豺狼、狐狸等野兽,人和家畜(狗、猫)也能感染,人主要是因被狂犬咬伤由唾液传染而得病。

【臨床表現】

潜伏期一般1~3个月,短至10天,长至1年以上,个别长达19年。

  1. 前驱期:2~4天。发现为:
    1. 局部症状:原愈合的伤口附近有麻木、瘙痒、疼痛、四肢似蚂蚁爬等异样感。
    2. 全身症状:有低热、乏力、头痛、恶心、烦躁、恐惧不安、喉部发紧,对声、光、风刺激敏感。
  2. 兴奋期:1~3天。表现为:
    1. 高度兴奋,暴躁,极度恐怖,恐水,怕风,怕声,也可出现谵妄、精神失常。
    2. 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渴而不敢饮,饮而不敢咽,甚至提及饮水及听到流水声音皆可引起咽肌痉挛发作。风、光、声的刺激也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发生全身疼痛性抽搐,呼吸肌痉挛,呼吸更加困难。
    3.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常见为出大汗、唾液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3. 瘫痪期:6~18小时。患儿痉挛发作停止,出现全面安静和瘫痪,尤以肢体驰缓性麻痺多见,呈进行性加重,并进入昏迷状态,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全病程不超过6天。
不典型病例,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及咬伤部位疼痛开始,肢体软弱进入瘫痪,称为亚狂犬病(dumb rabies)。如有疑似本病者可进行扇风试验,即对患儿面部扇风,如出现颈肌及咽部痉挛则为“气恐怖”征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輔助檢查】

  1. 一般化验
    1. 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2. 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数及蛋白稍增高。
  2. 免疫学检查
    1. 血清学试验:(a)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对照试验,未注射过狂犬疫苗者增高4倍以上,注射过狂犬疫苗者中和抗体绝对滴度达1:5000以上,即可确诊。(b)斑点免疫结合法:系用灭活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中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简便易行。
    2. 检测脑组织和唾液病毒抗原:应用免疫萤光法,可于数小时内得出结果。也可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病毒抗原,此项检查对生前诊断有一定价值。
  3. 病毒分离:唾液或死后脑组织,可做鼠颅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4. 内基(Negnia)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和咬人动物的脑组织作接触涂片,用Seller法染色,可发现胞质中内基小体,为嗜酸包涵体,系病毒的集落,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診斷】

病史被病犬咬伤或抓伤史。

【治療措施】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必须积极抢救才有幸存者,否则100%死亡。

  1. 单间隔离,保持安静,避免声、光等一切刺激。
  2. 监护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可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正压给氧。
  3. 使用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有脑水肿者给脱水剂。
  4. 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鼻饲与静脉输液相结合。
  5. 有人建议鞘内注射干扰素,可试用。

预防性治疗

  1. 伤口处理
    1. 彻底清洗伤口,以清除伤口中存在的病毒可应用:(1)20% 肥皂水;(2)0.1%新洁尔灭;(3)1~2%氯化苄烷铵;(4)1%溴化+六基三甲铵。清洁时间为半小时,注意肥皂水不能与后两者合用,因可能抵消作用。用肥皂水冲洗后,必须用清水洗净肥皂水,然后再用后两药物冲洗。
    2. 清洁后伤口涂以70~75%酒精或3%碘酒,伤口不包扎也不缝合。
    3. 有条件者用高效血清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如伤口深而污秽,可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选用适宜的抗生素。
  2. 狂犬病疫苗注射
    1. 地鼠肾疫苗副作用小,效果好。(1)轻度咬伤:于受伤当天,第7及14天各肌肉注射2ml。(2)重度咬伤:于受伤当天、第7、14、30天各肌肉注射2ml。
    2.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采用人胚肺纤维母细胞接种病毒后制成。用法有二:(1)受伤当日、第3、7、14、30、90日各肌肉注射1m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受伤当日、第7、14、21日各肌肉注射1ml(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方案)。(3)鸭胚疫苗:以病毒感染鸭胚,经培植后丧失致病性灭活制成。受伤后每日1ml皮下注射,疗程14~21天,全程免疫后于第10、20、90天再加强注射1次,接种后第10天即有抗体产生。可有恶心、发热、发冷、头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反应,偶见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3. 灭活羊脑组织疫苗:国外已淘汰, 国内仍有人应用,有一定疗效,注射方法和疗程同鸭胚疫苗,剂量加倍,因本疫苗含有脑组织和髓磷脂,可引起较多神经系统并发症。
  3. 免疫血清:对严重咬伤,潜伏期短者最好配合免疫血清同时治疗。
    1. 抗狂犬病马血清:皮试阴性后按40IU/kg或0.5ml/kg计算后用总量一半在局部伤口处浸润注射,另一半肌肉注射。马血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前应做好抢救准备。
    2. 人抗狂犬病球蛋白:按马血清半量计算即20IU/纯肌肉注射,必须在接种结束后10~20和90日再给予激发量疫苗,以触发回忆反应,而产生较大量的相应抗体。
  4. 干扰素诱导剂:有人建议在用疫苗的同时,配合干扰素诱导剂(Polyl:C或Polyl:C赖氨酸复合物)治疗,认为效果更好。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