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别名tuberculous meningitis
【概述】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简称结脑,为严重的结核病之一,如不经治疗病死率高达100%。多见于婴幼儿,常在原发感染6个月~1年内发生。如诊断、治疗不及时、不得当,仍可造成死亡和留有后遗症。

【臨床表現】

  1. 一般起病慢,性情改变、磨人、易激惹、头痛,无原因呕吐,便秘。婴幼儿起病较急,亦可先表现抽风。
  2. 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如前所述。
  3. 神经系统改变及体征。(1)脑膜刺激征:颈有抵抗、Kernig征阳性。(2)颅神经障碍:面神经(Ⅶ)、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视神经(Ⅱ)等损害。(3)脑实质损害:偏瘫或交叉性偏瘫,失语、多动、舞蹈病等。(4)脊髓症状:脊髓神经根症状,脊髓受压迫症状,可出现截瘫、尿潴留等。(5)脑积水症状:头疼、呕吐、高热、抽风;去大脑强直,落日眼,前囟膨隆,颅缝裂开,头颅破壶音,呼吸不整,严重时出现脑疝。
以上症状各期不同,1、2为早期症状,约1~2周。3(1)为中期表现约1~2周,3(2)~(5)皆为晚期表现,约1~3周。

【輔助檢查】

  1. 脑脊液检查:
    1. 典型外观为毛玻璃状,细胞总数100~300/ mm3,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 糖与氯化物下降。
    2. 脑脊液留膜作抗酸染色找到结核菌,有特异诊断意义。
    3. 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本病患儿以IgG和IgA增高为主,IgM亦增高;病毒性脑膜脑炎仅IgG轻度升高,IgA及IgM不高;化脓性脑膜炎为IgG及IgM增高。有助于鉴别诊断。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抗结核抗体或用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菌体DNA更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4. 脑脊液萤光素钠测定:本病患儿脑脊液萤光素钠浓度为≧6×10-7,其他如病毒性脑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肿瘤等均低于此值。
    5. 脑脊液乳酸盐测定:本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两周以内者, 其乳酸盐值在1.68mmol/L(30mg/dl)以上;病毒性脑炎低于此值。
    6. 血液和脑脊液结核菌核酸洁明试验阳性。
    7. 血沉增快,但爆发型死前数日可不快。
    8. OT或PPD试验为阳性或强阳性反应。但以下情况可为假阴性:
      1. 营养不良,传染病后及重症患儿;
      2. 临终前1周左右约1/6呈阴性反应;
      3. 用激素治疗3天后即可影响免疫反应而呈阴性。
  2. X线检:查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约80~90%有活动性肺结核。可为粟粒型结核,诊断意义较大。少数为陈旧性肺结核。肺部正常不能除外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治療措施】

(一)一般治疗严格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昏迷者鼻饲。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注意眼、口、鼻、皮肤的清洁,眼不能完全闭合者要用油纱敷盖,防止角膜溃疡。

(二)抗结核药物要依据病期及药物的特性来制定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疗程应够长,仍分两个阶段。

  1. 强化治疗阶段
    1. 病情严重者:3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可选用:
      1. DINH+SM+RFP(或RFD) INH:用全日量的一半+10%葡萄糖,以5mg/h速度静点,余量口服;SM:用量同粟粒型结核,3个月;RFP,剂量同前。治疗1~2周,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同时用维生素Bb。
      2. INH+RFP+EBM:用法剂量同前,3个月。
      3. INH+ETH+EBM:用法剂量同前,3个月。
      4. INH+PZA+EBM INH:剂量同前;PZA(吡嗪酰胺):20~25mg/(kg﹒d),最大不超过1.5g/d 3个月;3岁以下禁用。EBM:剂量同前。
    2. 病情较轻或早期患儿可用:INH+SM+EBM INH:剂量同前;SM:剂量同前,3~6个月;EBM:剂量同前。
  2. 巩固治疗阶段:同粟粒性结核,但异烟肼总疗程为1.5~2年,个别甚至2.5年。
  3. 鞘内注射或侧室注射:目前多不主张鞘内注射,但结脑晚期或治疗效果不理想者,或肝功能异常需要减少或停用INH时,可采用鞘内注射INH。对将要发生或己发生脊髓梗阻的患儿可作侧脑室穿刺注药。每次用量为:INH 25~50mg,地塞米松0.5~1 mg或用醋酸氢化考的松25mg,加生理盐水到5ml,在放出等量脑脊液后将药液慢慢推入。可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先每天1次,连续用药4周,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好转后可改为每周3次,再减为每周2次、每周1次。坚持3~4个月,以巩固疗效。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在足量抗结核药物应用同时,适当应用激素能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对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底粘连有益。一般采用泼尼松1~2mg/(kg﹒d),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停药,疗程为2~3个月以内,不宜长期应用。

(四)颅压高的治疗

  1. 除用激素外可选用以下利尿剂及脱水药。
    1. 甘露醇:每次1~2岁kg,快速静点或静推,每6小时1次与50%葡萄糖交替注身寸。
    2. 醋氮酰胺:20~40mg/(kg﹒d),分2~3次间断口服,服4天停3天。
    3. 双氢克尿塞口服效果差。
    4. 速尿:每次2mg/kg,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滴,每日2~3次。
  2. 侧脑室引流减压适应证如下:
    1. 初治病例,将要发生脑疝的脑积水。
    2. 疑有脑疝形成的患儿。
    3. 慢性脑积水急性发作。可持续闭式引流,一般每日引流量30~150ml不得超过200ml/d,注意局部消毒,避免继发感染。引流时间约1~2周。引流后患儿呼吸可由呼吸暂停及减慢变为规则, 高热下降、惊厥停止,意识恢复。可赢得时间接受抗结核治疗。
  3. 脑外科治疗目的为彻底解决颅压高的问题适应证为:
    1. 阻塞性脑积水,经侧脑室引流减压无效者。脑脊液已恢复正常可做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2. 慢性交通性脑积水,保守治疗无效者,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五)对症治疗
  1. 惊厥的处理可给予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静脉或肌肉注射。
  2. 周围神经炎或肢体震颤、精神过度兴奋者,给安定、维生素口服。
  3. 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昏迷患儿因呕吐、入量不足等原因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应根据情况予以纠正,尤其脑性低血钠者,补液应以半渗为主。
(六)后遗症治疗
  1. 癫:给予苯巴比妥、安定、苯妥英钠、痛可定等抗癫药物。
  2. 肢体瘫痪者:针灸、理疗、按摩帮助恢复。

【鑑別】

  1. 化脓性脑膜炎:重要的鉴别点是脑脊液检查结果,特别是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化脓性致病菌。
  2. 病毒性脑炎:起病较急,脑脊液无色透明,氯化物、糖正常、留置无膜形成,约经2~3周可自愈,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分离病毒有助于诊断。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比结核性脑膜炎起病更慢,头痛剧烈,颅内压异常增高与其他表现不相平行。症状有时自行缓解。应多次作脑脊液涂片检查,用墨汁染色找到厚荚膜圆形发亮的菌体,或在沙氏培养基上有隐球菌生长可确定诊断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