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异源内分泌综合征
别名ectopic endocrine syndrome
【概述】

Fuller Albright首先提出肿瘤可不适当的分泌激素从而引起相应的内分泌症状。1941年该氏发现肾癌之高血磷是由于癌组织分泌PTH之故。继后Liddle(1969年)即提出"异位激素综合征"一词用以表达癌瘤所出现的内分泌症状。但实际上"异位"一词甚欠妥切,因为癌瘤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同一组织正常时也有少量同一激素的分泌,如源自分泌少量ACTH的肺组织细胞癌变时则产生较多的ACTH,真正的"异位分泌"十分罕见,但这一名词事实上已被接受。另一方面,引起内分泌症状的某些肿瘤所分泌的某些活性物质,确具激素样作用但无天然激素可与之对应(如NSILA,见下文)。故此类综合征可广义上称之为"异源内分泌综合征(ectopic endocrine syndrome)"较切合实际。

异源内分泌综合征常见于老年患者,内分泌症群可出现在肿瘤早期,甚至在肿瘤症状之前,故可视作为某些肿瘤的早期症群,其肽类激素或激素样物质可作为血清学标志;内分泌症群亦可出现在肿瘤晚期,在诊断或鉴别诊断时需予重视。

【病因學】

本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现有下述假说。

  1. 抑制基因的脱落与易位:正常细胞的DNA密码受抑制基因的调节,仅有关的DNA受正常激活而转录形成mRNA,并表达正常基因产物。但当形成恶性细胞时抑制基因在突变时脱落或易位,因而正常时受抑制的DNA密码即可脱抑制而表达相应产物(包括激素)。
  2. APUD细胞学说:可分泌异源多肽激素的肿瘤都是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干细胞,这类细胞具有摄取胺或其前体并能脱羧(amine and/or 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的生化特性,故称APUD细胞。它们本身即具有可表达各种肽类激素和生物活性胺类物质的基因,但正常时量极微小,相应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这类非内分泌细胞正常时可分泌微量激素,可视作为低等生物自分泌或旁分泌信息传递系统的残余。随着生物进化,内分泌腺已分化形成了独特组织,并且有相应的调节系统。非内分泌细胞也随着分化而失去激素分泌功能,有关基因处于抑制状态,一旦形成癌细胞则可回复原始的自分泌特性,大量产生相应肽类或胺类活性物质。

【診斷】

随着实验室方法的进步,现已可诊断出临床上尚无异位内分泌症状的病例。适合应用于临床或研究工作中的诊断标准如下:

  1. 肿瘤患者出现激素分泌亢进综合征,或出现血浆和/或尿液中激素测定值增高,其水平与肿瘤血供程度成正比。从肿瘤的供给动脉或静脉取血测定,静脉血中激素浓度显著增高。
  2. 上述异常分泌的激素分泌不受体内因素的调节,也不能用超生理量的外源激素使之抑制(不可抑制性)。
  3. 可排除正常对应内分泌腺的机能亢进。
  4. 抗癌治疗(肿瘤经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后,有关的内分泌症群、激素测定值下降,肿瘤复发或转移,有关症群与生化异常可复发。
  5. 肿瘤组织被证实含有激素或含有与之相应的mRNA并可表达。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