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儿直立调节障碍
【概述】

直立调节障碍是一种因小儿植物神经不稳定而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晨起或直立后头晕、心慌、恶心及胸闷等一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由于小儿植物神经尚未发育完善,功能不稳定,以致有时血管舒缩反应不良,尤其在体位变动,由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引起一过性脑贫血等征象。正常人由平卧位起立时下肢血管立即反射性收缩,以保证有充分血液回流心脏,使血液循环充分保证躯干上部与下部的供应,进行正常的功能运转。而患本症者此时则有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症候。

【診斷】

(一)主要条件 1.晨起头晕、精神不振。 2.直立后不适。 3.直立试验阳性。

(二)次要条件 1.易疲乏。 2.稍事活动即心慌、胸闷。 3.易晕车。 4.洗热水澡时头晕或心慌、胸闷。具有以上一个主要条件和两个次要条件;或具备以上两个主要条件即可确诊,但必须在除外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

﹝直立试验方法及其结果的判断﹞

受试者平卧,常规测九导联心电图后测血压,然后起立,安静直立10分钟,后重复测心电图及血压,比较直立前后的心率、脉压差及T波变化。在下列四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者即为阳性:(1)直立后心率增加≧20次/分;(2)直立后收缩压下降≧2.6kPa(20mmHg) ;(3)直立后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T波下降≧0.2mV或50%;(4)直立后脉压差减少≧.1 kPa( 16mmHg )。如在试验过程中晕倒试验不能继续者,亦判断为直立试验阳性

【治療措施】

﹝治疗﹞

(一)精神治疗 非常重要。经验证明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植物神经功能发育日趋完善,多数在青春发育前期症状即自然消失。明确此点对消除患儿及家长心理负担大有裨益,有利于小儿从事正常生活、学习,有益于早日康复。

(二)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起床前适当活动肢体,以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起床动作不要过猛可减轻或减少症状发作。

(三)物理疗法 睡前和起床前用干或冷毛巾擦肢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冬季户外锻练,以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增强血管神经反应的灵敏性,有利于症状恢复。

(四)药物治疗 常用谷维素以调整植物神经,剂量每次20mg,每日3次,症状消失后减半量,3个月为一疗程,但效果多不甚明显,其他各种对症治疗一般多不需要。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