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導覽
病名新生兒面神經麻痺
別名Klumpke
【概述】

在分娩時,由於胎位不正、頭盆不稱以及產鉗等因素使胎兒受到損傷稱為產傷。近年來由於產科技術的發展,剖宮產率提高,產傷的發生率有明顯下降。

【分型】

按受傷的部位分述如下:

  1. 軟組織損傷
    1. 擦傷及淤血:常見於產程延長、難產或胎位異常者。多發生在先露部分,臀位者有外陰及外生殖器水腫、變色。面先露者面部腫而變色,有出血點。不需特殊治療,1周內自行消退。
    2. 皮下脂肪壞死:常因分娩損傷、缺氧、過度寒冷引起,多見於生後3~4天的新生兒背、臀部,或面頰及大腿部出現局部變硬,皮膚顏色發紅或正常,局部觸之可有熱感,有壓痛,邊緣清晰。應與新生兒硬腫症及蜂窩織炎鑒別。一般不用治療。6~8周逐漸消失,有繼發感染者需及時控制感染。
    3. 胸鎖乳突肌損傷:常見於臀位引產時過度牽拉或胎頭過度旋轉所致。胸鎖乳突肌內形成血腫隨之纖維化。局部可觸及1~2cm大小包塊,可致斜頸。為防止發生斜頸,可將患兒頭傾向健側,向相反方向輕柔牽拉,每次牽拉15~20下,每天4~6次,牽拉後局部按摩或熱敷。如包塊經2~3個月後仍不消失,則需手術矯正。
  2. 頭部損傷
    1. 先鋒頭:胎頭經產道受壓所致,腫脹範圍不受骨縫限制,2~3天後自行消退。
    2. 頭顱血腫:為胎頭過度受擠壓,使骨與骨膜間互相牽引,血管破裂形成的骨膜下出血。血腫可發生於一側或兩側頂部,有波動感,不越過骨縫,多在生後6~8周吸收,偶有遺留突起的骨化組織。不用治療,避免穿刺,以免引起繼發感染。
    3. 顱骨骨折:常發生於產鉗分娩者,可為線樣或凹陷骨折。輕者無症狀;凹陷骨折嚴重者可壓迫腦組織,骨折損傷血管可致顱內出血。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線樣骨折不需處理,一般6~8周自愈。凹陷骨折則需神經外科復位或負壓吸引。需密切觀察有無出血現象。
  3. 周圍神經損傷
    1. 面神經麻痺多因產鉗損傷面神經所致,表現為患側鼻唇溝淺、口角歪向健側,眼裂大、不能閉合。一般不須治療,如兩周後仍不恢復,可用針灸、按摩、理療及維生素B1, B12等治療。注意保護不能閉合的眼睛,預防角膜潰瘍。
    2. 臂叢神經損傷:胎兒娩出時牽拉頭或手臂過度引起,按受損部位不同可分為:
      1. 上臂型(Erb癱瘓):C5 ,C6神經根支配的肌肉受累。患側肢體下垂、內收,肩部內旋,肘部旋前,腕、指關節屈曲,擁抱反射不對稱。
      2. 下臂型(Klumpke)癱瘓):C8至T1神經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肉無力,握持反射弱。
      3. 全臂型:少見,具以上兩型症狀。頸交感神經受損者上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出現Homer綜合徵。臂叢神經損傷患兒肩部需休息,避免牽動,大多可於2~3周恢復。須指導家長給患兒進行被動活動,使肩外展,手臂後旋,腕部伸展。定期複查肌電圖以確定損傷程度及估計預後。如超過6個月仍無效,則須應用外展支架,預防肩關節攣縮,損傷嚴重者,可考慮行神經束吻合術。
    3. 膈神經損傷:常發生於臀位分娩,C3、C4、C5神經根受累,患側隔肌麻痺,表現為呼吸困難,青紫,腹式呼吸受限,患側隔肌活動消失,呼吸音減低。X線透視可見隔肌運動減弱,患側可合併肺不張。無特殊療法。如恢復慢或反覆發生肺炎者,需外科治療。
    4. 脊柱損傷:常發生在頸或胸部。表現為遠端肌肉弛緩性癱瘓,上瞼下垂,瞳孔縮小,大小便失禁等。X線攝片可見脊柱骨折或脫位。輕者可自行恢復,嚴重者可死亡。
  4. 骨折:常為臀位、巨大嬰兒、娩肩或肢體困難者,多發生於鎖骨及長骨。
    1. 鎖骨骨折:在常規體檢時即可發現,有局部腫脹或壓痛表現,殘端觸診有骨摩擦音、擁抱反射消失。X線檢查可確診,如有脫位需用8字形繃帶固定肩部。2~3周可形成骨痴。近年均不作處理,可自行癒合。
    2. 長骨骨折(朧骨、股骨):多見於朧骨及股骨中段,表現為局部腫脹,患肢縮短,假性癱瘓及骨摩擦音。X線檢查可確診。可將患肢牽引復位然後固定於功能位,股骨骨折可採用雙下肢懸吊牽引。一般3~8周可愈。
  5. 腹部器官損傷:腹部器官損傷以肝臟易受累,腎上腺、胃腸道及脾臟也可受累。最常見的合併症是出血,早期症狀可不明顯,嚴重時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