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血精症
【概述】

正常精液為乳白色或乳黃色,如精液中混有血液則轉變為紅色、棕紅色(咖啡色)或帶有血絲,稱為血精病。

【病因學】

一、精囊和前列腺的炎症、結核、結石、腫瘤或前列腺增生症;
二、外傷,如騎車、性交過頻、夫妻久別重逢;
三、繼發於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血吸蟲病、肝硬化、出血性疾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等。

臨床上血精症多數由精囊炎引起。

【臨床表現】

主要是性慾減退、早泄、陽痿、射精痛,若系精囊炎引起,性衝動可增強,并可伴有輕度的會陰、下腹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腹痛)或尿頻、尿急、尿痛、尿後淋漓不盡。同時還可出現其他病因病的症狀。已婚男性患血精症,若症狀不重,常難以早期發現,出血少時易被忽視,稍多時又易誤為來自女方,因此凡有上述症狀表現者應注意觀察精液顏色。若是血精症應去醫院檢查,如系精囊炎直腸指檢可發現前列腺上方有明顯觸痛,必要時還應作精液培養,尋查病原體類別,以利選擇抗炎藥物,爭取徹底治癒。

【治療措施】

原則是消炎和對因治療,必要時可適當給予止血藥。患病期應忌飲酒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每天熱水坐浴1-2次。青壯年應節制房事,忌過頻,但每週家保持1次,多數學者認為定期排精,有利康復,減少復發率。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