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小儿肾病综合征
别名nephrotic syndrome
【概述】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它具有四大特点: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或++++,定量每日>100mg/kg,持续2周以上。近年也有主张以>50mg/kg或>40mg/(m2‧h)为标准者。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1。
  3. 高胆固醇血症,血胆固醇>5.72mmol/L (220mg/dl)。
  4. 水肿。
上述(1)和(2)是本征的必具条件。本征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又分为:
  1. 单纯性:即具备上述肾病综合征条件,而无血尿、无高血压、无氮质血症、无低补体血症者。
  2. 肾炎性:除肾病综合征四大特点外,还具以下几项表现之一,即多次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10;反复出现高血压,学龄儿童>17.3/12.0kPa(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6.0/10.7kPa(120/80mmHg),并除外由于皮质激素应用所致;持续氮质血症,血尿素氮>10.71 mmol/L(30mg/dl),并除外由血容量不足即肾前性者;血总补体或C3降低。
  3. 先天性(生后6个月内起病者)。
继发性者儿科临床最多见于狼疮肾、紫WAR肾炎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上可有多种表现,常见的有:
  1. 微小病变;
  2. 系膜增生;
  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4. 膜增生性肾炎;
  5. 膜性肾病。
临床分类和病理表现常有一定相关,如单纯性者多为微小病变改变;但两者不可互相取代。

【輔助檢查】

对难治性肾病或病程中有明显病情变化者行肾穿刺检查。根据光镜、免疫萤光及电镜检查而作出病理诊断。

【診斷】

根据前述四大临床特点,特别是具备大量蛋白尿及低白蛋白血症时即可诊为肾病综合征。依病史、体检及参考化验除外继发性者即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再根据血尿、氮质血症、高血压的有无及血补体是否低下而区别为肾炎性或单纯性。鉴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为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且其足量治疗8周时的效应常提示预后,并为下一步制定治疗的重要参考,故于作出临床诊断的同时宜标明其对激素的效应。通常根据足量皮质激素治疗8周时的效应而区别为:

  1. 完全效应:对激素敏感,水肿消失,尿蛋白阴转;
  2. 部分效应:对激素部分敏感,水肿消失,尿蛋白≦++;
  3. 无效应:对激素耐药,尿蛋白≧+++。
临床上还有人将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指对激素敏感,用药后缓解,但减量或停药2周内复发,恢复用药或再次用药仍有效,并重复3次以上者)和勤复发者(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或1年内反复3 次以上者)统称“难治性肾病”。

【治療措施】

(一)一般治疗

水肿期应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对已无水肿者尽量保持接近正常的生活制度及饮食。供足量钙及维生素。平时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以避免感染机会。一旦并发感染应积极治疗。

(二)对症治疗

水肿明显者应予利尿。一般可予口服双氢克尿噻,久用时伴用螺内酯。严重水肿伴尿少者应用呋喃苯胺酸(速尿)口服或注射,每次1~2mg/kg,或丁苯氧酸(丁尿胺),成人静注0.5~1.0mg,儿童酌减。对显著白蛋白低下、血容量可能不足者,可先静脉滴注低盐人血白蛋白,继之滴注速尿;也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5~1.0ml/kg)后应用速尿,每日一次,连用数日。在显著利尿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失衡,特别是低钾血症,必要时予以补充。对伴发血压增高者予以降压药(见高血压章)

(三)激素

为首选药。泼尼松最常选用。泼尼松1.5~2.0mg/( kg‧d) (总量每日一般不超过60mg)分3次口服,用药4~8周(不短于4周,或尿蛋白阴转后3周);然后改为2~3mg/kg隔日晨顿服,然后逐渐减量,疗程6~9个月或更长,对初治者一般6个月己足;对复发者常取中长疗程;对激素依赖者常需给予一能维持缓解的最低有效量维持更长时间。对激素耐药者,尤当伴有一定肾功能损伤者还可行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每次15~30mg/kg,总量不超过lg/d加入葡萄糖液100~200ml静脉滴入,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冲击后48 小时继用泼尼松,隔日晨顿服。冲击治疗注意有时发生高血压,或并发严重感染。

(四)其他免疫抑制剂

加用或换用的指征为难治性肾病和& 或激素毒副作用显著者。

  1. 环磷酰胺:口服剂量2~2.5mg/(kg﹒d),疗程8~12周。注意近期毒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脱发、肝功受损、出血性膀胱炎,远期副作用有性腺损伤不育,故对青春期前后男孩慎用。近年还有应用静脉冲击治疗者,每次8~12mg/kg静脉滴注,2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5~30天,连用6个疗程。
  2. 苯丁酸氮芥:口服0.2mg/(kg﹒d)不长于8周,总量宜<10mg/kg。副作用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對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青春期前男孩用藥也可能有性腺損傷。
  3. 6-硫鸟嘌呤(6-μg):剂量1.5~2.0mg/(kg‧d),疗程尚待摸索。副作用有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4. 环孢素a:5mg/(kg‧d),最好有药物血浓度监测以调整剂量。毒副作用有肾前性氮质血症(用药初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用药长时)、多毛、牙龈增生、低血镁、血碱磷酶增高。
(五)辅助治疗

  1. 临床有高凝状态者可予抗凝治疗,可服用藻酸双脂钠、潘生丁、丹参,还可应用蝮蛇抗栓酶及肝素治疗。
  2. 经常伴发感染者可加免疫增强剂如左旋米唑。
  3. 中药:针对激素毒副作用予以滋阴降火药(生地、知母、丹皮、茯苓、泽泻、生草等)。激素减量过程中益气补肾,用黄耆、炙甘草、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等。

【鑑別】

主要是除外继发性者,为此常需检测血补体、抗核抗体、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等化验,并需详尽参考病史及有关家族史。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