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外陰浸潤癌
【概述】

外陰微灶浸潤癌是極早期的外陰浸潤癌,只能根據顯微鏡下病理檢查診斷。

【診斷】

病理診斷標準目前尚未完全統一。Franklin和Warton最早提出病灶≦2cm、間質浸潤深度≦5mm的診斷標準,在其病例中無1例淋巴轉移。但以後有學者發現按此標準診斷的病例中有5%~33%的淋巴轉移率,故提出應以浸潤深度≦1mm為診斷標準,其淋巴轉移為0%。近年不少學者保留病灶≦2cm,浸潤深度≦5mm的診斷標準,但還應結合腫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血管間隙浸潤等綜合考慮,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傳統的外陰根治術加腹股溝淋巴清除術,又防止過分保守性手術

1.早期可無症狀。症狀可有外陰瘙癢、外陰糜爛、潰瘍或腫物,如伴感染則局部有滲出、或出血和疼痛。晚期可伴泌尿系症狀或排便困難以及消瘦等。 2.腫瘤可發生在外陰任何部位、單發或多發。病變可呈結節狀、菜花狀或糜爛、潰瘍狀,邊界清楚,不規則,癌組織脆,基底部質硬。 3.需經病理檢查確診。對外陰腫物、久治不愈的外陰白色病變、糜爛或潰瘍及其他可疑病變均應行活檢或局部病灶切除病理確診。 4.注意檢查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有無轉移可疑。 5.分期:根據1989年國際婦產科協會(FIGO)分期法分為: 0期(TIS):原位癌,表皮內腫瘤。 Ⅰ期(T1N0M0):癌局限於外陰和(或)會陰,癌最大直徑≦2cm,淋巴結(一)。 Ⅱ期(T2N0M0)癌局限於外陰和(或)會陰,癌最大直徑>2cm,淋巴結(一)。 Ⅲ期(T1N1M0, T2N1M0, T3N0M0, T3N1M0):不論腫瘤大小,癌浸潤下尿道、陰道或肛門、單側腹股溝淋巴結(十)。 ⅣA期(T1N2M0,T2N2M0,T3N2M0,T4N0M0):癌浸潤尿道上段、膀朧或直腸豁膜、盆腔和(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十)。 ⅣB期(T1,2,3N1,2M1):不論腫瘤大小和淋巴結轉移範圍但有遠處轉移,包括盆腔淋巴結(+)。﹝

【治療措施】

治療

  1. 手術治療先作腫瘤局部完整切除及全面詳細病理檢查,是否與活檢結果相符再決定手術範圍。
    1. 部分性外陰切除術:切除範圍包括癌邊緣外3cm的正常組織,內周邊至切除lcm以上的正常組織。此手術適用於腫瘤高分化、無血管間隙浸潤、無淋巴轉移高危因素患者。
    2. 如伴有血管間隙浸潤、腫瘤分化差、有淋巴轉移高危因素者,酌情適當擴大手術範圍。
  2. 放療適用於合併嚴重心血管疾病或年紀太大不能耐受手術及保守性手術切除範圍不能滿足治療要求的患者。 外陰鱗狀細胞浸潤癌 外陰浸潤癌約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4%左右,其中95%為鱗狀細胞癌,多見於老年婦女。
1.手術:根據臨床分期及癌瘤部位選擇: Ⅰ期: 癌位於一側外陰:外陰廣泛切除及患側腹股溝淋巴清除術; 癌位於外陰中部: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淋巴清除術。 Ⅱ期: Cloguet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陰性者: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淺層及深層淋巴結(Cloguet淋巴結)切除術; 患側Cloguet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陽性者: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淺層和患側盆腔淋巴結清除術。雙側Cloguet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陽性者: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和雙側盆腔淋巴結清除術。 Ⅲ期:患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并固定或皮膚受累者: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雙側盆腔淋巴清除術。癌侵犯尿道前部者:外陰廣泛切除、尿道前部部分切除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除術。癌侵犯肛門皮膚及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者:外陰廣泛切除、肛門皮膚切除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除術。 Ⅳ期:癌侵犯肛管和(或)直腸和(或)下段直腸陰道隔者:外陰廣泛切除、直腸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門成形術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除術。癌侵犯尿道上段和(或)膀胱三角區者:外陰廣泛切除、全尿道和部分膀胱切除、人工膀胱成形術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除術。註:上述各類手術範圍較大,術前必鬚根據病人全身情況,能否耐受,權衡利弊,慎重選擇。 2.放射治療:多作為輔助治療或姑息治療。適用於以下情況: (1)不能耐受手術的老年或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 (2)癌灶範圍廣泛不可能切淨者,可行放射,姑息治療。 (3)手術後發現淋巴轉移或手術切緣有癌者,於術後附加放療。 3.化療:作為晚期或復發癌的輔助治療。有效抗癌藥有阿黴素或表阿黴素、博萊黴素、或平陽黴素、順鉑或碳鉑、5-氟脲嘧啶和氮芥等。由於化療療效不甚理想,可採用盆腔動脈途徑給藥以增加腫瘤區域的藥物濃度提高療效。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