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兒童多動綜合徵
【概述】

兒童多動綜合徵,主要特點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及注意力分散,動作過多。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或注意力不足症。

【診斷】

(一) 7歲以前發病。 (二)病程6個月以上。 (三)智力不低下。 (四)至少存在下列行為中的8條: 1.手或腳常常不停動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動。 2.令其靜坐時難以靜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遊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等待輪換上場。 5.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 6.難於按別人提示去完成某件事(不是由於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如不做完家務事。 7.在作業或遊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做另一件事。 9.難以安靜地玩耍。 10.經常話多。 11.常常打斷或干擾他人活動,如干擾其他兒童的遊戲。 12.別人對他說話時常常似聽非聽。 13.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學習、活動時用的物品(如書、鉛筆、作業本、玩具等)。 14.常常參與對軀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後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如不看四周就跑到街中心去。(五)體格及實驗室檢查 無特殊陽性體徵或病理反射。有時表現動作笨拙緩慢,精細動作(如扣鈕扣、系鞋帶)稍感困難。智力檢查大致正常,腦電圖無特殊異常。(六)兒童多動綜合徵嚴重程度標準

  1. 輕度 症狀未(或略)超過作診斷時所需的數目,且學習和社交能力無損害或損害極微。
  2. 中度 症狀或功能損害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
  3. 重度 症狀超過作診斷所需的條數很多。且家庭活動、學校活動和與其他小兒交往能力都有明顯和廣泛的損害

【治療措施】

﹝治療﹞

(一)一般治療 首先要明確本病屬病態,病兒不是故意搗亂,對病兒不應歧視。經常責罵、懲罰非但無益,反而傷害其自尊心,造成精神損傷。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對病兒要進行個別教育,指出其缺點,稍有進步應予鼓勵,提高患兒對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克服缺點的決心。(二)藥物治療 主要選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應用苯巴比妥類鎮靜劑非但無效,還能使症狀加劇。

  1. 哌醋甲酯(利他林,ritalin) 每日0.2~0.5mg/kg,個別可達每日0.7~1.0mg/kg,從小量開始,逐漸加量,用2-3日症狀不改善再加量。最大量每日不超過30mg 。每天早晨上課前半小時服一次,下午上課前服一次,下午4時後不要再服藥,以免影響晚間睡眠。星期日及假日停藥。 2.苯丙胺 劑量為哌醋甲酯的一半,每日約0.1~0
  2. 3mg/kg,藥物作用時間可維持6~18小時,每日晨服藥一次即可。以上兩種藥物長期大量服用可抑制體重及身高增長,若每日劑量不超過20mg,不致影響體重及身高。 3.匹莫林(pemoline) 化學名為苯異妥因。與哌醋甲酯相比,有以下幾種優點:(1)藥物達到一定濃度後,半衰期12 小時左右,因此只需每日上午服藥一次即可;(2)副作用少,對食慾影響不大;(3)排泄慢,停藥後仍可維持數日。匹莫林治療劑量每日1.5~5 mg/kg ,一日最大量為80mg。服此藥需數日至5~6周才見效果。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