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外陰血腫
【概述】

外陰血管豐富,組織疏鬆,若上皮未破,而皮下血管破裂,則血液在疏鬆組織中迅速蔓延,即可在外陰,甚至陰道內形成血腫。血是細菌極好的培養基,如處理不及時,還可引起繼發感染。

【診斷】

  1. 外陰血腫大多發生在外傷、分娩及初次性交時。一般外傷均因不慎跌傷或撞傷,外陰部突然觸於有棱角的硬物上,如該物較尖則可傷及陰道、膀胱、直腸,甚至腹腔內。
  2. 患者除捫及外陰部有塊狀物外,還伴有劇烈疼痛及行動不便。巨大血腫壓迫尿道時,可有尿瀦留。
  3. 檢查外陰或陰道,可見藍紫色塊狀隆起,壓痛明顯。

【治療措施】

  1. 如血腫不大,直徑,4~5cm,出血己停止,可給予局部冷敷,密切觀察。如不繼續長大,24小時後給予熱敷,促進血腫吸收,也可輔加超短波、紅外線等物理治療。
  2. 如血腫較大或血腫繼續增大,則應手術切開,取出血塊,尋找出血點,結紮止血。如未發現活動出血,在清除積血後,可用腸線縫合,封閉血腫腔,并放引流條。如血腫陳舊或己經感染化膿,應切開引流,引流條一般在術後24小時取出。
  3. 外陰血腫,不論切開與否,均可在血止後配合中藥治療,如內服七厘散或七厘散調敷患處。也可用熱敷、坐浴、理療等方法幫助血腫吸收。若已感染,外敷藥中可加用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必要時應用抗生素。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