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兒尿崩症
別名diabetes Insipidus
【概述】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於缺乏抗利尿激素(ADH)或腎臟對ADH不反應而排出大量未濃縮的低比重尿的一種病症。本症可分為兩大類:即中樞性尿崩症和腎性尿崩症。中樞性者是指由於ADH缺乏而致,又可進而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原發性者病因不明,少數可能為遺傳性;繼發性者見於顱內腫瘤(顱咽管瘤)、顱底骨折、顱內手術、放射治療、組織細胞增生症X、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情況。腎性尿崩症可見於先天性腎髓質腺昔環化酶對ADH的不反應,或多種能影響腎髓質及集合管的情況如低血鉀、高血鈣、梗阻性腎病、藥物的應用(如鋰、過期四環素、兩性黴素B 等)。

【臨床表現】

尿量增多,且每日尿量變動不大,小兒可表現有遺尿。在尿量增多的同時有煩渴、多飲。嬰兒期如供水不足則有發熱、煩躁、脫水、甚而抽搐。繼發者尚可有原發病表現。

【輔助檢查】

  1. 血、尿檢查 血滲透壓正常或增加,尿滲透壓<200mOsm/L,比重常在1.001~1.005,在限水情況下一般也不超過1.010
  2. 限水試驗 一般用於年長兒,可區別精神性煩渴與真性尿崩症。禁水6~12小時,若尿量減少,比重增高,則為精神性煩渴。若尿量未能減少、尿滲透壓未能>300mOsm/L(比重約為1.010)或體重減少>3%,則為真性尿崩症。試驗過程中如有煩躁、脫水或體重減少>3%則應及時停止繼續進行。
  3. 加壓素治療試驗 用於區別中樞性抑或腎性尿崩症。肌肉注射水溶性加壓素0.1U/kg,如尿量減少,尿比重達1.015是為中樞性尿崩症,如注射後無變化是腎性尿崩症。
  4. 其他檢查對繼發性者查找原發病,如眼底、視野檢查、蝶鞍正側位X拍片、頭顱CT檢查。

【治療措施】

(一)中樞性尿崩症

  1. 替代療法:可注射鞣酸加壓素(長效尿崩停)1~2U/次,可維持效力24~72小時,故可每2~3天注射1次。DDAVP<1-脫氨-8-右旋精氨酸)鼻腔滴入,每次1.25~10μg,能維持效力12~24小時。或吸入垂體後葉素粉劑15~25mg/次(鼻腔吸入)。近年也有人應用彌凝(minimin ),口服,取得較好效果。
  2. 非激素輔助治療:氯磺丙脲150~250mg/(kg﹒d)分2次口服;雙氫克尿脲1~2mg/(kg﹒d)口服;或安妥明50mg/(kg﹒d)分2~3次服。

(二)腎性尿崩症

治療原發病外可給雙氫克尿噻口服。并注意給予低鹽飲食,勿進食過高蛋白。尿崩症患兒應供給足量水分。

【鑑別】

當確定為尿崩症後進一步進行限水試驗及加壓素試驗,以區別真性尿崩或精神性煩渴、中樞性尿崩或腎性尿崩症,并參考病史及體檢或必要的其他檢查,以找尋有無引起尿崩症的原發疾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