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支氣管肺癌
【概述】

肺癌是肺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許多國家和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占惡性腫瘤的首位。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4~8:1。城市多於農村。年齡多在40歲以上,少數病人在40歲以下。絕大多數的肺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故稱支氣管肺癌。肺癌是它簡稱或通常稱呼。 肺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為首選。原發癌腫局限在支氣管肺內,尚未發生遠處轉移和淋巴結轉移時,手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但多數病人在第一次來外科就診時病變已屬晚期,多數病人已失去根治性切除之機會,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仍是當前醫者的重要任務和責任。

【臨床表現】

  1. 刺激性咳嗽、大多為乾咳或白色泡沫痰。
  2. 血痰常為痰中帶血點或血絲。
  3. 癌腫長大造成支氣管不同程度阻塞時,可出現胸悶、哮喘、氣促及局限性哮鳴音、局部肺氣腫等症狀和體徵。
  4. 支氣管完全阻塞時,出現相應肺組織肺不張的體徵。

【診斷】

  1. 刺激性咳嗽、乾咳或白色泡沫痰、痰中帶血點或血絲。
  2. 胸悶、哮喘、氣促。
  3. 局限性哮嗚音,局限性肺氣腫或肺不張的體徵。
  4. X線胸部平片:見肺內有密度均勻,邊緣不整或分葉腫塊、或肺內有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切跡或毛刺陰影,有時可見到局部肺氣腫、肺不張等。
  5. 痰細胞學檢查找到癌細胞。
  6. 支氣管鏡檢查窺見癌源病變。

【治療措施】

  1. 原發癌腫尚局限在肺內,尚未發生遠處轉移的病例,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可根據病理切片所見,輔以其他療法是首選的治療方案。
  2. 手術切除的範圍應按病人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即要全部清除癌變組織,又要盡量保存肺功能。
  3. 對病變已屬失去根治手術機會的晚期患者,若在Ⅲb期前,仍可爭取切除腫瘤和清掃區域內淋巴結,有望獲良好效果。
  4. 放射療法:放射治療是局部殺傷癌腫病源的一種方法。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癌最為敏感,其次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敏感度更低。目前常用於病變範圍廣泛,出現運處轉移或因全身情況不良,不適於施行手術治療者,以改善症狀和延長壽命。 放射治療亦可與手術治療綜合應用。根據癌源部位和範圍,估計手術難度較大的病例,術前放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未分化小細胞癌如適於手術切除者,術前放療可提高療效。其他類型的肺癌術前放療對療效的作用意見不一,因此不宜常規應用。
  5. 抗癌藥物應用:在各種類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肺癌最敏感,療效最好,鱗癌次之,腺癌敏感度最低。近年來選用幾種作用於不同細胞週期的藥物聯合使用。術前行支氣管動脈內插管用抗癌灌注治療,亦可縮小癌源,提高切除率。
  6. 其他中西藥物能起輔助治療作用。

【治癒標準】

  1. 治癒:病肺切除,余肺擴張良好,症狀消失。
  2. 好轉:經手術作姑息切除後或經放療,化療後癌源縮小,症狀改善。
  3. 未癒:症狀未改善。

【預後】

肺癌的病因雖未完全瞭解清楚,但公認與吸煙、大氣污染及某些工業污染有密切關係。因此,做好衛生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保健意識,加強對環境保護力度,可減少肺癌的發病率。 肺癌的早期症狀輕微,且不典型的易被患者或醫者所忽視,易漏診或誤診為傷風感冒或呼吸道其他疾病,致使大多數患者來外科就診時,病變已屬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治療的機會及時機。因此,醫者、病者必須提高這一常見病的警惕。對40歲以上反覆肺部同一部位感染,或痰中有血絲、血點者或胸部呈局限性哮鳴,局限性肺氣腫之體徵者,或近期發生肺不張者,均應高度警惕有肺癌的可能。必須給予仔細檢查,以避免漏診及誤診。臨床工作中亦常可見到醫者及病者由於過於追求病理學診斷,形成非有病理學診斷,不能診斷腫瘤,更不能決定治療方針的錯誤片面概念。亦有甚至陷入了「痰液細胞學檢查未找到癌細胞,或胸部穿刺未穿刺到腫瘤組織就排除了腫瘤的診斷」的極其錯誤的思想誤區。耽誤了病情,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