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新生儿惊厥
【概述】

新生儿惊厥症状多不典型,很少全身抽动,有时表现轻微,不易辨认,常见于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膜炎、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症、氨基酸代谢异常等)、撤药综合征等。

【輔助檢查】

常规检查外,根据病情有重点地检查以下项目。

  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增多症时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压积>65%。
  2. 脑脊液:注意脑脊液外观有无混浊,是否为血性。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及糖定量有重要意义。
  3. 血生化:测定血糖、钙、磷、镁、钠、钾、氯等及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过筛试验。
  4. 其他:眼底检查、颅透照检查、脑电图、颅骨X线摄片、颅脑超声波及CT检查等。

【診斷】

(一)病史 应询问分娩史、孕母用药史及家族史。注意有无窒息、产伤、羊膜早破及感染史等。

(二)症状与体征 全面体格检查时要注意有无囟门膨隆、瞳孔异常、面神经麻痺及偏瘫等。密切观察一般情况、哭声、皮肤、呼吸等。惊厥发作可表现以下类型:

  1. 细微发作:面肌抽动,眼球偏斜,震颤,眨眼,吸吮及咀嚼动作,呼吸暂停等,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症状与病情并不一致。
  2. 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可发生于几个肢体,为移行性发作,可由一个肢体开始波及其他肢体。
  3. 局限性阵挛性发作: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呈阵挛性抽动。
  4. 强直发作:可出现角弓反张或局限发作。
  5. 发作性肌张力低下:伴面色苍白,眼球上翻。

(三)病因诊断

  1. 日龄:生后4日内发病者主要为产伤、缺氧、颅内出血、低血糖等。生后5~8日发病多见于代谢紊乱、低血钙等。生后8天以后发病者则由感染或中毒性脑病引起。
  2. 惊厥类型:脑器质性损伤时,常出现全身强直性发作、呼吸暂停和头面部肌肉抽搐。低血糖、低血钙时多见肢体局限性抽搐、阵挛性抽搐。
  3. 神经系统症状:颅压增高、脑脊液血性或黄染、白细胞增多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多为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肌张力低下、延髓功能障碍(咳嗽、吸吮反射消失等),是脑有器质性损伤的表现

【治療措施】

  1. 控制惊厥:苯巴比妥、安定为常用止惊厥药。苯巴比妥每次10~15mg/kg静脉缓慢注射或肌注。维持量为每日5~7mg/kg口服。惊厥持续不止者可用安定0.1~0.3mg/kg,静脉推注,但安定半衰期约为巧分钟,效果受限。长时间惊厥不止者,也可用苯妥英钠10~15mg/kg,静脉注射,每日维持量为3~8mg/kg。最好有药物血浓度监测。
  2. 病因治疗: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如为低血糖则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低血钙时补充钙剂。代谢紊乱所致惊厥疗效最好。颅内出血或感染引起者,预后视病情而异。脑畸形或遗传代谢性疾患则预后差,需长期随访。
  3. 对症处理:注意吸痰及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绀者给氧,呼吸暂停、抽搐频繁者,可予持续或间歇正压给氧(CPAP或IP-PV);严重脑缺氧合并脑水肿时可给予地塞米松每日1 mg/kg,必要时应用20%甘露醇脱水。为改善脑代谢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可予辅酶A、ATP、细胞色素C、γ-氨基丁酸、维生素B及C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