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腸套疊
【概述】

部分腸管及其繫膜套入鄰近腸腔內。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腸套疊,前者多發生在2歲以下嬰幼兒。而繼發性腸套疊是由腸壁或腸腔器質病變所誘發,成年人多見。根據套疊部位又分為:回結型,小腸型和結腸型。

【診斷】

1.規律性陣發性腹痛,伴有腹脹,嘔吐等腸梗阻症狀。

2.血便,多為紅果醬樣。肛指檢查手套上有血便。

3.腹部可捫及臘腸樣包塊,可活動,有壓痛,回結型套疊右下腹捫診空虛感。

4.X線檢查見腸脹氣和氣液面。回結型、結腸型套疊鋇劑灌腸多可見典型的杯狀陰影或鉗形充盈缺損。

【治療措施】

1.非手術療法

適於早期嬰兒腸套疊,以鋇劑或空氣灌腸復位。早期復位率較高。

2.手術療法

(1)單純復位術:早期可手法復位成功,即手在套疊的遠端,將套入部逆行擠出,避免將套入部從鞘內拉出,以免拉破腸管,復位困難時可對套入部稍用牽引力。完全復位後應觀察腸壁血運情況,腸壁無壞死,不需進一步處理。

(2)腸切除吻合術:已有腸壞死,或復位失敗,腸壁損傷嚴重,都應切除腸管,一期腸吻合術。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