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概述】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後天因素所致的一組免疫缺陷綜合徵。在臨床實踐中此類病遠較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多,應引起重視。

【病因學】

病因

(1)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病變:各類白血病、胸腺疾病、惡性淋巴瘤、何杰金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感染性疾病:嚴重的細菌、病毒、原蟲的感染。(3)化學藥物:如長春新鹼、環磷酸胺、6MP、腎上腺皮質激素、氯黴素、四環素、利福平、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可引起免疫功能抑制。(4)物理因素:X射線、中子輻射、放射治療如60鈷等。(5)慢性病:糖尿病、尿毒症、腎病綜合徵。(6)營養障礙:蛋白質營養不良、缺鐵、鋅、鋰、維生素B6、C、A等。(7)溶血性疾病:原發吸收不良綜合徵、腸道畸形、腸瘻、腸TB、各種慢性腸炎等,影響腸消化和吸收蛋白質,造成蛋白質缺乏。(8)某些先天愚型如21三體、18三體綜合徵,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等。(9)早產兒及低體重兒。某些嚴重創傷、燒傷、大手術全麻等。⑾脾切除及扁桃體切除術後。

發病機理

在上述多種原發病的基礎上,影響到免疫器官或細胞及其功能的降低或喪失。多數可以恢復或是暫時的。能影響到非特異的免疫功能,如中性粒細胞、補體,也影響到特異免疫功能、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功能降低。有的累及一種或多種功能的降低。如嚴重的低血漿蛋白,則各種免疫球蛋白合成障礙。

【臨床表現】

(1)有原發病的表現。(2)多數表現有反覆的細菌、病毒、黴菌、原蟲等感染。(3)按一般抗感染治療效果欠佳。(4)預後取決於不同病因及原發病。

【治療措施】

﹝治療﹞

(1)治療原發病。(2)支持療法。(3)防治各種感染。(4)輸血或血漿,在低血漿蛋白時輸白蛋白。(5)注射免疫球蛋白。(6)輸白細胞。(7)注射轉移因子、干擾素胸腺素。(8)口服左旋咪唑。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