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天花
別名smallpox, variola
bubble_chart 概述

天花(smallpox,variola)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經推廣牛痘接種和數年的世界性監測,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佈天花已在全世界消滅。但需注意重新出現。

bubble_chart 流行病學

天花傳染最易擴散,自發熱起至痂蓋脫落止均有傳染性。任何年齡均有易感性。患過一次天花後可獲終身免疫。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12天。發病急,體溫驟升至39~40℃,有煩躁、頭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戰、嘔吐、便稀等症狀,神志清楚,偶發性譫妄、驚厥及衰竭表現。經2~4天皮疹出全。皮疹為離心性分佈,頭面部、四肢近端較多,驅幹較少。最初為暗紅色小丘斑,數小時後即有丘疹。經2~3天丘疹期,漸為水疱狀即為痘疱,周圍紅暈。至5~8天疱疹灌漿,漸成膿疱,有痛感,周圍紅暈加深。此時溫度再度升高,稱「化膿熱」。至10~14天,體溫漸降,膿痂漸乾縮,或破裂結痂,終成痂蓋。再經2~4周,痂蓋自然脫落,有癢感,並留下疱痕,稱「麻點」。

bubble_chart 診斷

出疹前與其他傳染病,如流感、腦炎、腦膜炎、傷寒、中毒性猩紅熱等早期症狀相似,只能根據疫情報告,否則難辨。出疹後可根據下列三點進行診斷。

1.種過痘菌(應以疤痕為憑)並且年齡在3~5歲以下,不可能是天花。

2.體檢時仔細檢查全身各部皮疹分部情況。天花皮疹為離心性分佈,而水痘為向心性分佈,可以鑒別輕型天花及重型水痘。

3.在出疹3天後,若接種痘苗仍能成功,斷定這次發疹必非天花,因天花病人只有在其潛伏期內接種痘苗才有成功的可能。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1.一般護理  天花病人必須隔離至痂蓋脫盡、潰瘍癒合為止。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度、溫度適宜,經常變換體位,以防褥瘡。要充分供給液體,食物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注意口腔衛生。

2.對症治療  對高熱或煩躁病人,給予退熱及鎮靜劑,眼局部角膜潰瘍應積極治療。繼發細菌感染或敗血症時,加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療法。

3.局部治療  其原則是保持局部乾淨、清潔。減少痛感及癢感,防止抓傷,避免繼發感染。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
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