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新生兒腦膜炎
別名neonatal purulentmeningitis
【概述】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neonatal purulentmeningitis)常為敗血症的一部分或續發於敗血症,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嚴重疾患。雖然抗生素的應用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病死率加後遺症(腦積水、智力障礙等)發生率之和仍可高達70~80%。其臨床表現不典型,需提高警惕,及早診斷。病原菌與日齡有關。生後一週內發病者多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主要為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李斯特菌等;生後1~2周後則往往由皮膚、臍部及呼吸道感染引起,多見革蘭陽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及有神經系統先天缺陷者(腦脊膜膨出、先天性脊柱裂等)發病率高。

【診斷】

(一)臨床表現常不典型,患兒表現拒奶、不哭、體溫不升、發紺、蒼白、呼吸暫停、嗜睡、易激惹或驚厥。驚厥表現多樣,可從凝視、斜視、眼皮跳動、屏氣、呼吸暫停到肢體抽動。前囟隆起、角弓反張、驚厥、昏迷均為晚期表現。(二)實驗室檢查

  1. 血常規檢查有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增多及核左移。
  2. 對可疑患兒要及早作腰椎穿刺,進行腦脊液常規及生化檢查,細菌塗片及培養尤為重要。第一次腰椎穿刺查腦脊液正常者,如不能完全除外本病,應進行第二次穿刺檢查。
  3. 用過抗生素而致腦脊液塗片及細菌培養陰性者,可用以下方法來提高病原診斷率:(1)鱟珠溶解物試驗:陽性者可確診為革蘭陰性細菌感染,其他細菌或病毒性腦膜炎均為陰性結果。(2)對流免疫電泳、乳膠凝集試驗及免疫螢光技術等均為用特異抗體來測定腦脊液中的細菌抗原。 (3)乳酸脫氫酶測定 同功酶4、5增高,同功酶
    1. 2降低。 4.顱骨透照試驗 有助於硬膜下積液的診斷。 5.B型超聲及CT檢查對確定有無腦室炎
    2. 硬膜下積液
    3. 腦膿腫或腦積水等有助,有利於隨訪比較。

【治療措施】

﹝治療﹞

(一)抗生素治療 及早選用易於透過血腦屏障的殺菌藥。具體用藥可參考新生兒敗血症治療。病原不明確時仍用氨基苄青黴素加氨基糖甙類藥。為維持腦脊液中藥物有效濃度,應用大劑量靜脈給藥,一天總量分3~4次給予。近年來用頭孢三嗪噻肟、輕羧氧酰胺菌素(moxalactam)或丁胺卡那黴素取得良好效果。氯黴素滲透血腦屏障較好,每日劑量為25~50mg/kg,應用時要監測血濃度,防止出現骨髓抑制和灰色綜合徵。

(二)支持治療 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漿,注意保暖及熱卡供應,保證液體及電解質平衡。

(三)對症治療有腦水腫時可用20%甘露醇每次1~1.5g/kg,或加用地塞米松及速尿;有驚厥者用鎮靜劑,肌注苯巴比妥鈉每次10~15mg/kg;安定每次0.5~1 mg/kg;或用10%水合氯醛或副醛等。

(四)硬膜下積液 可穿刺放液,2周後液量仍多時應予手術引流。

(五)併發腦室炎時可通過腦室穿刺或行腦室插管,保留導管,每日注入敏感抗生素。合併局部化膿病灶時應予外科治療。常用鞘內或腦室內注射抗生素參考劑量為慶大黴素lmg/次,青黴素0.5~1萬U/次,氨基節青黴素為50~100mg/次,先鋒黴素12.5~25mg/次,卡那黴素5~l 0mg/次。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