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小兒百日咳
別名pertussis、whooping cough
【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 whooping cough) 是由百日咳嗜血桿菌引起的小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飛沫傳染。臨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後有深長的「 雞鳴樣」回聲為特點,常伴嘔吐。嬰兒無回聲,常發生窒息及合併肺炎。6歲以下小兒易受感染,6個月以內嬰兒無免疫力,計畫免疫後,百日咳發病率下降97%。本症在我國已幾近消滅。

【流行病學】

發病前1~3周有百日咳接觸史。

【臨床表現】

分3期:

  1. 初咳期7~10天,病初很像上呼吸道感染,低熱、咳嗽、流涕等。
  2. 痙咳期 咳嗽由輕轉重或典型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且帶回聲似雞鳴樣,每次發作咳嗽十數聲至數十聲後暫停,伴以深長吸氣,因聲門痙攣狹窄故發出特殊的高調的吼鳴,反覆發作,常引起嘔吐,伴面赤、流淚、流涕,此期面部及結膜下皆可有出血,舌繫帶潰瘍,壓舌或刺激咽部可誘發陣咳發作。此期最長,約9周。
  3. 恢復期2~3周,陣咳消退至完全不咳,但遇刺激仍可誘發陣咳。

【輔助檢查】

  1. 血象: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比例顯著增高。
  2. 細菌培養:發病第1~2 周由鼻咽培養,第2~3周由飛沫培養可得到百日咳菌的證明,可用咳碟法,使飛沫直接咳在培養皿上。
  3. 免疫螢光法鼻咽拭子作塗片,與吸附螢光的特異抗體作用後,在螢光顯微鏡下可查見病原菌。
  4. 血清學試驗可作凝集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自發病2~3周開始可呈陽性。
  5. 免疫學檢查用酶標法測百日咳桿菌的IgM、IgG和IgA抗體,部分病人細菌培養陰性者也可陽性,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則測不到上述抗體。

【診斷】

肺門淋巴結結核出現壓迫症狀時可引起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也可有回聲,結核菌素試驗及肺部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

【治療措施】

  1. 一般治療充分休息及足夠睡眠,保持居室空氣新鮮,避免一切刺激誘發患兒痙咳,由於痙咳而影響睡眠者要給予鎮靜劑。飲食宜少量多餐,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嘔吐後要重喂,注意各種維生素和鈣劑補充,避免由於病程長而發生營養不良。
  2. 抗生素首選紅黴素,用量30~5Omg/(kg﹒d ),連服7~10天,分4次口服,百日咳桿菌對紅黴素最敏感。也可用氯黴素30~5Omg/( kg﹒d ),療程同前,但要注意血象變化,一旦出現骨髓抑制現象要及時停藥;氨苄青黴素100~5Omg/( kg﹒d ),分2次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卡那黴素及複方新諾明(SMZ-TMP)亦有療效,療程均為7~10天,用藥時要注意毒副作用。在卡他期用抗生素治療能縮短病程甚至阻斷痙咳發生。如痙咳期用藥不能縮短病程,但可減短排菌期,預防繼發感染,如用藥1周後病情未好轉反加重者,應考慮換抗生素種類并要注意是否為其他病原所致的繼發感染。
  3. 對症治療鎮咳、祛痰、霧化吸入α糜蛋白酶和5%碳酸氫鈉混合液,每日多次。
  4. 大蒜糖漿用於輕症及年長兒,1%的大蒜糖漿2~8ml,每日3~5次,8歲以前每歲多1ml。
  5. 其他療法:
    1. 痙咳嚴重及重症幼嬰,可給潑尼松1~2mg/(kg﹒d),連續3~5日,也可應用高效價百日咳免疫球蛋白,劑量為1.25ml/d。
    2. 試用維生素K1一般用量為<1歲20mg/d肌肉注射;>1歲者50mg/d肌肉注射。本品具有解除平滑痙攣之作用,故有緩解痙咳之療效。

【預防】

  1. 隔離患兒40天,接觸者檢疫21天,服紅黴素3~5天。
  2. 按時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注射後數周可產生免疫力,維持2~5年。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