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动脉导管未闭
【概述】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时期的重要血液循环通路。但出生后(一般2~3周)应自动关闭,如出生后持续开放,就会在肺动脉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引起心脏及循环系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临床上成为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型合并存在,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3:1。动脉导管未闭一般诊断不难,手术治疗效果好,早期手术心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死亡率极低,一旦确诊均应该手术治疗,理想手术年龄3~7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严重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向左分流失去手术机会,临床上出现紫绀心衰以致死亡。

【臨床表現】

  1. 未闭导管小者可无症状;导管粗大者可有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乏力,严重时可有左心衰竭症状,肺动脉高压时可有咯血或紫绀。
  2.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扪及震颤,并可听到粗糙的连续性机械样杂音,P2亢进,脉压增宽,颈部血管搏动增 强,四肢可扪及水冲脉和听到枪击音。肺动脉高压严重者连续性杂音消失而仅有收缩期杂音。

【診斷】

  1. 未闭导管小者可无症状,导管粗大者常易感冒,反复肺炎病史,可有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乏力,严重时可有左心衰竭症状,肺动脉高压严重时可有咯血或紫绀。
  2.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扪及震颤,并可听到粗糙的机械样连续性杂音,P2亢进,脉压增宽,颈动脉搏动增强,四肢血管可扪及水冲脉和听到枪击音。严重肺动脉高压者连续性杂音消失,仅闻收缩期杂音。
  3. 心电图:正常或左室高电压或左室肥大。
  4. X线:左心缘向左下延长,主动脉结增宽可呈漏斗状,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阴影增浓,肺血增多。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右肺动脉分叉处与降主动脉之间可见一血流通道。
  6. 右心导管:肺动脉内血氧含量超过右室水平0.5ml%,肺动脉压力和阻力有不同程度增高,右心导管由肺 动脉经导管到达降主动脉。
  7. 逆行升主动脉造影:肺动脉与主动脉同时显影,并可见到未闭的导管。

【治療措施】

动脉导管未闭属先天性畸形,典型的心脏杂音及B超可以确诊。确诊的应尽早手术治疗,结扎未闭的动脉导管,可以根治该病。

  1. 一岁以上小孩一旦确诊均应该手术治疗。理想和手术年龄3~7岁。小于一岁婴儿只有当出现心力衰竭才考虑手术。成人病例,只要肺血管继发改变是可逆的,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均可以手术治疗。
  2. 严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改变是不可逆的,右向左分流为主者不宜手术。
  3. 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型如法鲁氏四联症、主动脉弓中断等,动脉导管未闭起著代偿作用者,在根治性手术之前导管未闭不能单独闭合。
  4. 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全麻常温作左后外侧切口,第3或第4肋间进胸作动脉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
  5. 对年龄大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合并其他心内畸型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正中切口)行动脉导管结扎或肺动脉内缝合或补片缝合闭合导管。

【治癒標準】

  1. 治愈:术后症状消失,无残余分流及重要并发症,一般活动不受限制。
  2. 好转:合并肺动脉高压时,经内科治疗或(及)手术结扎或切断导管后症状减轻,但仍感到心悸、气短。
  3. 未愈;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残余分流。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