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概述】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是常見消化道畸形之一,本病可發生任何年齡,以新生兒多見。我國發病率較歐美國家多,由於胚胎期腸管發育過程中因受某種因素影響,中腸的正常旋轉過程中止在某階段,造成了腸管位置發生異常,腸繫膜附著不全,引起不同情況腸梗阻。本病常合併腸扭轉,其發生率為50-56%。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與十二指腸閉鎖或狹窄,環狀胰腺均表現為高位腸梗阻,有時鑒別較難。通過GI及鋇灌腸才能鑒別。本病的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個別可行保守治療。單純腸旋轉不良治癒率高達94%,當合併其他嚴重畸形時,治癒率僅37%。

【臨床表現】

1.出生後數日或更長時間出現大量嘔吐,嘔吐物含膽汁。當合併腸扭轉致完全性腸梗阻時,嘔吐頻而量多,且呈噴射狀; 2.一般無特殊體徵,僅有上腹脹,見胃蠕動波,消瘦等,當出現腸絞窄時,可出現腹腫塊。

【診斷】

1.出現後嘔吐,嘔吐物含膽汁; 2.腹部平片示「雙泡徵」; 3.鋇餐檢查示十二指腸位置異常或十二指腸空腸袢於右側腹垂直下行; 4.鋇灌腸:盲腸位置異常。

【治療措施】

1.症狀較輕或無症狀,可保守治療。 2.症狀明顯者,行手術治療。

本病為先天性畸形,藥物治療效果不確切,對一般症狀較輕或無症狀者,可密切觀察其病程進程,必要時手術治療。本病絕大多數需手術糾正畸形。由於本病手術治療專業技術要求較高,故最好到設有小兒外科專業的醫院診治。

【治癒標準】

1.治癒:症狀消失。 2.好轉:症狀減輕。 3.未癒:病情無變化。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