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急性壞死性小腸炎
【概述】

確切病因尚不明,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病變主要發生在空腸或迴腸,病變的腸管呈節段性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廣泛出血、壞死和潰瘍形成。本病死亡率高達25~30%。

【臨床表現】

1.起病急驟,常伴有發熱、寒戰及全身中毒症狀。

2.劇烈腹痛,伴噁心嘔吐,有時可有腹瀉和便血。

3.全腹壓痛,部分患者有反跳痛和肌緊張。腸鳴音減弱。

【診斷】

1.起病急驟,常伴有發熱、寒戰及全身中毒症狀。

2.劇烈腹痛,伴噁心嘔吐,有時可有腹瀉和便血。

3.全腹壓痛,部分患者有反跳痛和肌緊張。腸鳴音減弱。

4.病情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

5.白細胞驟增至(20~30)×109/L,并出現中毒顆粒。

6.腹部X線片可見小腸脹氣,大小不等氣液面,或小腸壁增厚,粘膜不規則等改變。

【治療措施】

1.非手術療法

適於輕症患者。方法:禁食,胃腸減壓。輸液、輸血,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應用廣譜抗生素及止血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

2.手術療法

適於有明顯腹膜炎,疑有腸壞死、穿孔;多次大量腸道出血或發生腸梗阻或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1)手術探查確認腸管無壞死、穿孔或大出血時,則用0.25%普魯卡因50~100ml行腸繫膜封閉,改善腸管血運,術後繼續藥物治療。

(2)腸管已有壞死、穿孔或大出血時,應作病變腸段切除對端吻合術。病情嚴重者,不作一期吻合,而行迴腸結腸雙造瘻術。亦可單純修補、減壓、腸外置術。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