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先天愚型
别名Down syndrome、唐氏症
【概述】

先天愚型(Down syndrome)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常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病。临床以智力低下、特殊面容或伴有其他畸形为特征。本病发生率国外报导为0.1~1.5%,国内据上海(1979)调查为2.36%,哈尔滨(1980)为2.11%。

【病因學】

引起染色体畸变常与下列因素有关:高龄(35岁以上)孕妇、多胎的最后一胎、多年不妊者或妊娠早期患病毒感染、接受放射线照射及服用某些药物等。染色体易位型者多为年轻母亲所生。

【發病機理】

本病染色体改变可分为三种类型:

  1. G组21三体型据国外统计,此型占全部患儿92.5%,国内资料占88.5%。患儿染色体总数47个,有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由于患儿体内有三个21号染色体,其所载基因较正常人多,破坏了体内遗传物质间的平衡状态,使胎儿发育异常。
  2. 易位型国外报导此型占病例的4.8%,国内报导占3.1%,此型患儿染色体总数正常,为46条,其中一条是易位染色体,较常见者有G/D易位与G/G易位两种:(1)G/D易位型为患儿细胞内缺少一个D组染色体(多为14号染色体),而由一个易位染色体代替,即由21和14号染色体发生长臂易位形成即21/14染色体。患儿染色体总数虽然正常,但实际上基因物质增多,致使患儿发育异常。(2)G/G易位型:G组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点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或1条21号与1条22号染色体相易位形成新的21/22染色体。
  3. 嵌合型国外报导此型占本病2.7%,国内资料此型占11.9%。患儿体内具有两种以上的核型,临床上多见正常核型与21三体之间的嵌合。嵌合体的发生,多由于受精卵在早期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不分离,使发育中的个体一部分为正常细胞,一部分为21三体细胞。

【臨床表現】

患儿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迟缓,具有特殊面容如眼距宽、两眼外侧上斜、鼻根扁平、口半张、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故称伸舌样痴呆。四肢肌张力低下,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活动。小指短并向内弯曲。患儿常伴有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脐疝、小阴茎及多指趾等。患儿易患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皮纹改变:本病患儿尽管在核型上有所差别,但在皮纹上具有共同特点。常见的皮纹特征为:一侧或双侧通贯手,手掌三叉点t移向掌心,atd角增大,多大于58°(我国正常人atd角为41°。约80%足部母趾球区有胫侧弓形纹(弓凹朝向母趾侧,图12-1)。此外手指箕形纹增多,多见十指尺箕。此种皮纹改变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因此,在不能进行染色体检查时,可根据皮纹特点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輔助檢查】

  1. 白细胞检查本病白细胞计数正常,粒细胞分叶过少呈鼓槌状。
  2. 酶的改变过氧化物歧化酶及碱性磷酸酶在患儿白细胞中明显增高。
  3. 染色体检查患儿绝大部分为21三体核型,少数为G/D易位或G/G易位与嵌合体。

【診斷】

典型病例根据特殊面容、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和皮纹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确诊应做染色体检查。患儿核型多数为单纯21三体型(47,+21),少数为易位型(21/14,21/22易位型)和嵌合型。单纯21三体型与易位型患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嵌合型则依其异常细胞系的比例大小,其临床表现有轻重的差异。

【治療措施】

  1. 加强护理及保健工作并积极加以训练。
  2. 针灸治疗:穴位为大椎、哑门、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有发音不清及伸舌者加刺廉泉。
  3. 药物治疗:一般试用谷氨酸或γ氨基丁酸、甲状腺素片、维生素B1、B6等。

【預後】

单纯21三体型和易位型的预后较差。如双亲之一为嵌合型者,则根据异常细胞系所占比例多少决定预后,占比例少者预后较佳。

【預防】

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1. 高龄妇女(35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应节育。
  2. 凡有本病家族史者应及早检查亲代染色体核型,如双亲核型正常,其再发风险率仅为1%。如双亲之一为易位携带者,则再发风险率明显增高,当双亲之一为D/G易位携带者时(如为女性则子女患病率为5~10%,男性为3~5%)理论上再发风险率为25%。若携带者为G/G易位时,其子女100%为患儿。如证实为D/G易位或G/G易位者应节育,或在再次妊娠时做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若胎儿有染色体异常应终止妊娠。
  3. 母亲在妊娠前后应避免接受X线照射和滥用化学药物,并预防病毒感染。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