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軍團病肺炎
【概述】

是由嗜肺軍團菌(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輕型僅有流感樣症狀,重者形成肺炎,常伴有肺外症狀又稱軍團菌病。

【診斷】

一、病史、症狀:

1、常有吸煙、濫用酒精和免疫抑制等誘發因素。2、前驅症狀為乏力、嗜睡、發熱、頭痛和肌痛。3、呼吸系統症狀有咳嗽、咳痰(粘液痰、膿性痰或血痰)、胸痛和呼吸困難。4、肺外症狀:噁心、嘔吐、腹瀉(稀便或水樣便),嗜睡、神志模糊、譫語、昏迷、痴呆、焦慮、驚厥、定向障礙、抑鬱、幻覺、失眠、健忘、言語障礙、神態失常等表現。

二、體檢發現:

急性熱病容,相對緩脈,可有低血壓,呼吸急促,表淺淋巴結及肝脾腫大,受累肺部可聞及濕性羅音,可有少量胸腔積液體徵。合併肺外病變時出現相應體徵。

三、輔助檢查:

(一)X線胸片,缺乏特異性,早期為一側或兩側斑片狀陰影,後期為炎性浸潤,下肺多見,膿腫與空洞僅見於免疫抑制患者,可有胸腔積液。

(二)病原學檢查:1、痰液、血液或胸水培養出軍團菌可確診,2、細菌抗原及DNA檢測,可用直接螢光抗體法(OF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放射免疫測定法(RIA),基因探針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3、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有間接螢光抗體法(IF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微量污染試驗與試管測集試驗(TAL)等。

(三)其它檢查:白細胞計數多正常或稍增高,部分中性粒細胞核左移,白細胞減低者預後差。可有血尿,谷草轉氨酶和乳酸脫輕酶增高,黃疸,低銅、低鎂血症。

(四)鑒別診斷:應與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肺炎相鑒別

【治療措施】

一. 抗菌素治療:

紅黴素首選,輕症0.5g 1次/6h口服,重症1.5~2g/d靜滴。或用新型青黴素0.5g4次/d,連服4天;克拉仙 0.25g 1次/12h,以後0.2g 1次/日,或0.1g 2次/d。療程7~14天,免疫抑制或病情嚴重者,氧氟沙星 0.4g 1次/12h,環丙沙星0.5g 1次/12h口服或0.4g 1次/12h靜滴。抗生素應用,免疫功能低下者應不少於3周,有肺膿腫者應延長至3~4周。

二. 利福平:

最初3~5天0.6g, 2次/d,或與紅黴素及複方新諾明(SMZ -TMP)連用有良好療效。

三. 對症治療:

可給予止咳,化痰等藥物,有低血壓、呼吸衰竭應吸氧并給予呼吸支持,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應停用或減量,有腎上腺功能減退,必要時應用激素。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