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胃扭轉
【概述】

胃扭轉不常見,其急性型發展迅速,診斷不易,常延誤治療;而其慢性型的症狀不典型,也不易及時發現,故有必要對胃扭轉有一扼要的瞭解。

【病因學】

新生兒胃扭轉是一種先天性畸形,可能與小腸旋轉不良有關,使胃脾韌帶或胃結腸韌帶鬆弛而致胃固定不良。多數可隨嬰兒生長發育而自行矯正。

成人胃扭轉多數存在解剖學因素,在不同的誘因激發下而致病。胃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食管下端和幽門部的固定,肝胃韌帶和胃結腸韌帶、胃脾韌帶也對胃大、小彎起了一定的固定作用。較大的食管裂孔疝、隔疝、隔膨出以及十二指腸降段外側腹膜過度鬆弛,使食管裂孔處的食管下端和幽門部不易固定。此外,胃下垂和胃大、小彎側的韌帶鬆弛或過長等,均是胃扭轉發病的解剖學因素。

急性胃擴張、急性結腸氣脹、暴飲暴食、劇烈嘔吐和胃的逆蠕動等可以成為胃的位置突然改變的動力,故常是促發急性型胃扭轉的誘因。胃周圍的炎症和粘連可牽扯胃壁而使其固定於不正常位置而出現扭轉,這些病變常是促發慢性型胃扭轉的誘因。

【臨床表現】

急性胃扭轉起病較突然,發展迅速,其臨床表現與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梗阻等急腹症頗為相似,與急性胃擴張有時不易鑒別。起病時均有驟發的上腹部疼痛,程度劇烈,并牽涉至背部。常伴頻繁嘔吐和噯氣,嘔吐物中不含膽汁。如為胃近端梗阻,則為乾嘔。此時擬放置胃腸減壓管,常不能插入胃內。體檢見上腹膨脹而下腹平膽。如扭轉程度完全,梗阻部位在胃近端,則有上述上腹局限性膨脹、乾嘔和胃管不能插入的典型表現。如扭轉程度較輕,量臨床表現很不典型。腹部X線平片常可見擴大的胃陰影,內充滿氣體和液體。由於鋇劑不能服下,胃腸X線檢查在急性期一般幫助不大,急性胃扭轉常在手術探查時才能明確診斷。

慢性胃扭轉多係部分性質,也無梗阻,可無明顯症狀,或其症狀較為輕微,類似潰瘍病或慢性膽囊炎等慢性病變。胃腸鋇餐檢查是重要的診斷方法。繫膜軸扭轉型的X線表現為雙峰形胃腔,即胃腔有兩個液平面,幽門和賁門處在相近平面。器官軸扭轉型的X線表現有胃大、小彎倒置和胃底液平面不與胃體相連等。

【治療措施】

急性胃扭轉必須施行手術治療,否則胃壁血液循環可受到障礙而發生壞死。如能成功地插入胃管,吸出胃內氣體和液體,待急性症狀緩解和進一步檢查後再考慮手術治療。在剖開腹腔時,首先看到的大都是橫結腸繫膜後面的繃緊的胃後壁。由於解剖關係的紊亂以及膨脹的胃壁,外科醫師常不易認清其病變情況。此時宜通過胃壁的穿刺將胃內積氣和積液抽盡,縫合穿刺處,再進行探查。在胃體復位以後,根據所發現的病理變化,如膈疝、食管裂孔疝、腫瘤、粘連帶等,予以切除或修補等處理。如未能找到有關的病因和病理機制者,可行胃固定術,即將脾下極至胃纓門處的胃結腸韌帶和胃脾韌帶緻密地縫到前腹壁腹膜上,以防扭轉再度復發。

部分胃扭轉伴有潰瘍或葫蘆形胃等病變者,可行胃部分切除術,病因處理極為重要。

術前要注意水、電解質失衡的糾正。術後應持續進行胃腸減壓數天。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