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甲狀腺腺瘤
【概述】

甲狀腺腺瘤起源於甲狀腺濾泡組織,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此病在全國散發性存在,於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稍多見。

【病理改變】

甲狀腺腺瘤病理上可分為濾泡狀腺瘤和乳頭狀囊性腺瘤兩種。前者較常見。切面呈淡黃色或深紅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後者較前者少見,特點為乳頭狀突起形成。多為單髮結節,發展慢,病程長。

【臨床表現】

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常在40歲以下,一般均為甲狀腺體內的單髮結節,多個者少見。瘤體呈園形或卵園形,局限於一側腺體內,質地較周圍甲狀腺組織稍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壓痛,隨吞嚥上下活動,生長緩慢,大部分病人無任何症狀。乳頭狀囊性腺瘤有時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發生囊內出血。此時,腫瘤體積可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局部有脹痛感。

【診斷】

甲狀腺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體檢、同位素掃瞄及「B」型超聲等檢查確定。

1.頸前無痛性腫塊,早期無症狀,個別有吞嚥不適或梗塞感。多見於中年婦女。

2.甲狀腺內可觸及單個圓形結節,個別為多發。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與皮膚無粘連,隨吞嚥上下移動。質地不一,實性者軟,囊性者則硬。部分病人因腫瘤出血而突然增大,出現局部脹痛和壓痛,且有一過性甲亢症狀。腫瘤增大後可引起鄰近器官組織壓迫症狀。

3.核素掃瞄可為「溫結節」,囊性者為「冷結節」。甲狀腺吸收131碘率一般正常。

4.B型超聲檢查可辨別腺腺瘤實性或囊性。

【治療措施】

鑒於甲狀腺腺瘤中約10~15%病理證實為惡性,約20%可繼發甲亢,故凡診斷確定應及早手術治療。臨床上甲狀腺腺瘤與甲狀腺癌,尤其早期頗難鑒別,一般不宜行單純腺瘤摘除,而應行患側腺葉次全或全切除術。切除標本應即送冰凍切片檢查以判定有無惡變,已惡變者則需按甲狀腺癌處理。

【鑑別】

甲狀腺腺瘤應與其他甲狀腺結節相鑒別。

甲狀腺腺瘤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髮結節在臨床上有時不易鑒別。以下兩點可供鑒別時參考:①甲狀腺腺瘤經多年仍保持單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髮結節經一段時間後,多變為多個結節。②術中兩者區別明顯,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圍組織正常,界限分明;結節性甲狀腺腫單髮結節則無完整包膜,且周圍甲狀腺組織不正常。

以下幾點可做為與甲狀腺癌鑒別時參考:①兒童或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應考慮甲狀腺癌的可能,而甲狀腺腺瘤多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狀腺癌結節表面不平,質地較硬,吞嚥時活動度小,且在短期內生長較快。有時雖然甲狀腺內結節較小,但可捫及同側頸部有腫大淋巴結。甲狀腺腺瘤表面光滑,質地較軟,吞嚥時上下活動度大,生長緩慢,多無頸部淋巴結腫大。③

131碘掃瞄或核素γ照像甲狀腺癌多表現為冷結節,而甲狀腺腺瘤可表現為溫結節、涼結節或冷結節。且冷結節行「B」超檢查多為囊性表現。④手術中可見甲狀腺癌沒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有浸潤表現,而甲狀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正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