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過敏性紫癜綜合徵
別名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症、Schonlein-Henoch紫癜、Allergic Purpura Syndrome、Hemorrhagic Capillary Toxicosis
【概述】

過敏性紫癜綜合徵(Allergic Purpura Syndrome)又稱Schonlein-Henoch紫癜、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症(Hemorrhagic Capillary Toxicosis),是由於微血管變態所引起的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可累及皮膚、關節、胃腸道和腎臟出現相應的症狀。本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

【病因學】

本病病未明,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①感染因素,本病常在急性感染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而發病,多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體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也可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毒,和寄生蟲的感染,②食物過敏,如對魚、蝦、蟹、牛奶等異體蛋白過敏,可誘發本病,③藥物,如青鏈黴素、磺胺、水楊酸製劑等。另外也可能與寒冷、昆蟲叮咬、花粉灰塵接觸等因素有關。以上這些因素對人體具有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壁的炎症改變,血管通透性增強,引起皮下組織、粘膜及臟器血管的滲出性出血水腫,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病理改變】

皮膚血和周圍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真皮層內毛細血管呈炎性改變,滲出、水腫、出血,而引起皮膚紫癜。腸管粘膜層水腫,滲出,出血等是造成腹痛的原因。而關節疼主要由於關節周圍水腫,關節腔滲出所致。腎臟受累可見腎小球細胞增殖,灶狀壞死,毛細血管血栓形成,也可見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變性,間質纖維化。

【臨床表現】

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常常有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根據病變的侵犯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皮膚表現:多數以皮膚紫癜為首發症狀。常出現於四肢遠端伸側,臀背部,而面部及軀幹少見,紫癜呈對稱分佈,分批出現,大小不一,并可融合成片,甚至形成出血性疱疹和出血性壞死。紫癜一般數日內可自行消退。少數可同時伴有眼瞼、口唇、手足部位的血管性水腫或蕁麻疹。

2.胃腸道改變:多為皮膚紫癜後出現腹部症狀,但也有以胃腸道症狀為首發者。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腸絞痛,或持續性鈍痛,位於臍周或下腹部,伴有噁心嘔吐,重者出現便血、嘔血、腸套疊和腸穿孔。查體腹部可有壓痛,但無肌緊張和反跳痛。若以腹部症狀為主要表現者,稱之為腹型過敏性紫癜(Henoch Purpura)。

3.關節表現:表現為四肢關節的紅腫疼痛,以膝、踝、肘、腕等為多見,常遊走性,數日內消退,可反覆發作,發作時常伴有低熱。以關節症狀為突出表現者,稱為關節型過敏性紫癜(Schonlein Purpura)。

4.腎臟表現:腎臟改變常在紫癜之後出現,表現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部分患者可伴有浮腫、少尿和高血壓。一般情況下本病的腎臟損害恢復較好,不留後遺症,少數可轉為慢性腎炎,甚至尿毒症。應注意偶有以腎臟病變為主而紫癜表現不明顯者。

另外血管滲出性出血和水腫也可累及神經系統、呼吸道等而出現相應的症狀。

【輔助檢查】

出血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和功能正常,血沉可正常或輕度增快。部分患者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束臂試驗)陽性。腎臟受累者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診斷】

根據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皮膚紫癜,以及關節、腹部和腎臟同時受累的表現,有反覆發作的特點,應考慮本病的可能。但應注意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腹症、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進行鑒別。

【治療措施】

1.去除病因:包括抗感染,去除感染灶,清除腸道寄生蟲,避免應用過敏性食物和藥物。

2.抗組織胺藥物:可選用扑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息斯敏等藥物口服或肌肉注射。也可應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每日1~2次。

3.糖皮質激素:適用於急性期和腹部、關節疼痛明顯者,能迅速緩解症狀。可給予強的松口服,必要時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短期用藥(3~5日)症狀緩解後可停藥,但用藥時間較長者應逐漸減量後停藥。

4.其它:急性期應臥床休息,胃腸症狀明顯者應禁食。靜脈滴注大劑量維生素C(3~5g/日)。腹痛劇烈者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有出血傾向可選用止血藥物。有腎臟損害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