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外傷性白內障
別名Traumatic Cataract
【概述】

外傷性白內障(Traumatic Cataract)患者多見於兒童、青壯年男性和戰士。常見的有三種類型,即鈍挫傷、爆炸傷和眼球穿通傷所引起的白內障。

【病因學】

晶體受傷特別是穿孔傷之後,房水由囊膜的破口進入晶體,晶體內水溶性蛋白,特別是γ-晶體蛋白大量丟失,谷胱甘肽顯著減少,DNA合成以及細胞分裂減慢。晶體在受傷部位混濁之後,很快水化,形成液泡、水腫。混濁很快波及到晶體的周邊部,最後導致整個晶體的混濁。

【臨床表現】

(一)鈍挫傷白內障

可因拳擊或是球類和其它物體撞擊眼球所致。挫傷性白內障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以下5類:

1.Vossius 環狀混濁,在晶體表面有環狀混濁,並有1mm寬的色素,這些混濁和色素斑可在數日後逐漸消失,但也可長期存在。

2.玫瑰花樣白內障 由於晶體受到打擊後,其纖維和縫的結構被破壞,液體向縫間和板層間移動,形成放射狀混濁,如玫瑰花樣。此型白內障可在傷後數小時或數周內發生,部分病人的混濁可以吸收;另外一些病人受傷後數年才發生,多為永久性的。30歲以下的病人,晶體混濁可保持多年不變,直至50歲以後混濁加重,視力逐漸減退。

3.點狀白內障 許多細小混濁點位於上皮下,一般在受傷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很少進展,對視力影響不大。

4.板層白內障 因晶體囊膜完整性受到影響,滲透性改變,引起淺層皮質混濁。

5.全白內障 眼部受到較嚴重的挫傷能使晶體囊膜破裂,房水進入皮質內,晶體可在短時間內完全混濁,經過一段時間後,皮質可以吸收。

眼受挫傷後除了外傷性白內障,還可同時伴有前房出血,前房角後退,晶狀體脫位或移位,眼壓升高以及眼底改變,加重視力障礙。

(二)穿通傷引起的白內障

成人的穿通傷白內障多見於車工和鉗工,有鐵異物穿進眼球;兒童的穿通傷性白內障多見於刀剪和玩具刺傷。白內障可為局限的混濁,也可靜止不再發展;但多數是晶體囊膜破裂後,房水進入皮質引起晶體很快混濁,可同時伴發虹膜睫狀體炎,繼發性青光眼及眼內感染。

(三)爆炸傷引起的白內障

礦工因採礦時的爆炸、兒童眼部的爆竹傷、均可造成類似於穿通傷性白內障,一般情況下眼組織的損害均較嚴重。

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生與傷害的程度有關。如果瞳孔區晶體受傷,視力減退很快發生;位於虹膜後的晶體外傷,發生視力下降的時間就較慢;囊膜廣泛破壞,除視力障礙以外,還伴有眼前節明顯炎症或繼發性青光眼。在檢查外傷性白內障病人時,必須高度注意有無眼內異物。有時鞏膜的傷口不易發現而造成誤診。

(四)晶體鐵鏽沉著症

鐵是最常見的眼內異物,在晶體內的異物可形成局限性白內障。如果鐵異物很小,可在晶體內存在多年而無明顯的反應。鐵在眼內能氧化,并逐漸在眼內擴散,形成眼球鐵鏽沉著症。包括角膜、虹膜、晶狀體、視網膜的鐵鏽沉著,最終導致失明。眼球的鐵鏽沉著與眼內異物的大小和位置有關,較大的和眼後部鐵異物容易向眼後節游移。

初期晶體前囊下有細小棕黃色小點,後期在前囊下有棕色的鐵鏽斑,初期必須擴大瞳孔後始可查見。晚期晶體纖維變性,逐漸發展為全白內障。最終晶體捲縮,或者由於懸韌帶變性造成晶體脫位。鐵鏽沉著症之所以有白內障發生,是由於晶體上皮細胞吸收鐵後變性,新的纖維生長受阻。此時即便摘除白內障,視力也不能很快恢復。

(五)晶體銅質沉著症

若含銅量多於85%,對眼組織有很明顯的損害。純銅可以引起眼的化膿性改變。在晶體內的銅異物造成的白內障,在前房內可引起虹膜睫狀體炎,在後極部可對視神經、視網膜和脈絡膜造成損害。銅離子沉著在眼內各組織即為銅鏽症,沉積在角膜後彈力層可有藍綠色的環(Kayser-Fleisher環)。虹膜變淡綠色,玻璃體內有多色彩小體,視網膜有綠色素。晶體因銅沉積而發生葵花樣白內障,在瞳孔區有彩虹樣改變,晶體表面如天鵝絨樣。晶體後囊如綠鯊草。葵花樣白內障對視力的影響不很嚴重。如果發現晶體內有銅異物,必須盡快取出。因為即便有組織將異物包繞,也會引起眼組織的壞死,造成失明。這是與晶體內鐵異物不同之處。

【治療措施】

1.藥物治療

2.手術治療及人工晶體置換術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