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型 | 風熱壅盛 |
---|
風熱壅盛證是指風熱邪氣壅滯肌膚的證候。
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口渴飲冷,面目或咽喉紅腫疼痛,皮膚出疹色赤,或癰癤疔瘡紅腫灼熱癢痛,便結尿黃,舌紅苔黃等。
風熱壅盛證常見於「肌痺」、「眩暈」、「牙疳」、「風熱瘡」、「疹」、「癰」、「疔瘡」、「風赤瘡痍」、「風火眼」等病中。
風熱壅盛證應與「風熱上擾證」、「熱毒壅盛證」鑒別。
【鑑別處理】
肌痺為五體痺之一,《諸病源候論》中詳細指出了該病的發病機理:「人腠理虛者,則由風濕氣傷之;搏於血氣,血氣不行,則不宣,真邪相擊,在於肌肉之間,故其肌膚盡痛,然諸陽之經,宣行陽氣,通於身體,風濕之氣,客在肌膚,初始為痺,若傷諸陽之經,陽氣則遲緩,而機關弛縱,筋脈不收攝,故風濕痺而复身體手足不遂也。」見於本證候,因素有蘊熱,外感風熱毒邪,邪氣壅滯肌膚,氣血相搏所致。症狀表現為:肌肉疼痛,不可觸,或肌肉腫痛,肌肉無力,並見肌膚散在紅斑,以眼瞼周圍及胸背部為多,色紫紅;伴惡寒發熱,關節疼痛,甚則高熱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苔黃,脈洪數或浮數。治宜清熱涼血,散風解毒,方用清熱解毒湯WANG>(《古今醫鑒》)。
眩暈由邪氣引起,最早見於《靈樞‧大惑論》所記載:「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眩暈之風熱壅盛證見於素體肝旺之人,外感風熱,兩陽相合,故作頭目昏眩,頭昏而脹,甚至眩暈欲倒,胸中不舒,嘔吐,舌質紅,脈浮數。治宜祛風清熱,方用羌活湯(《蘭室秘藏》),或防風通聖散(《宣明論》)。
風熱壅盛證見於風熱瘡者,為風熱之邪鬱肺,發於肌膚所致。臨床表現為:四肢及胸脅部位起丘疹,瘙癢,久搔成瘡,甚則滲出鮮血,治宜清熱疏風止癢,方用消風散(《外科正宗》)。風熱壅盛證見於發疹者,多因風熱之邪鬱肺,內閉營分,從血絡發出。表現為皮膚出紅色小點,形如粟米,撫之礙手,疹色以鮮紅或紫赤為熱盛,紫黑者為毒重,伴見發熱口渴,煩躁胸悶,舌質紅絳脈細數,治宜宣肺清營透疹,方用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清營之品。
風熱壅盛證見於癰病,乃風熱搏結發於肌膚所致,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邊界分明,易消、易斂、易潰、易成膿,伴身熱口渴,苔黃,脈浮數,多發於上部,治宜散風清熱,兼活血化瘀,方用牛蒡解肌湯(《瘍科心得集》),兼表證者可用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
風熱壅盛證見於疔瘡者,多因飲食不節,而外感風熱邪毒,表現為初起如粟,堅硬根深,繼則焮紅發熱,疼痛劇烈,腫勢漸增,膿潰疔根出則愈,治以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風熱壅盛證見於牙疳者,多發於素體陽明蘊熱之人,陽明蘊熱與風熱之邪相搏,客於牙齦,症初起見齒齦紅腫疼痛,發熱或寒熱交作,繼之齒齦糜爛,伴出血,大便秘結,噁心嘔吐,舌質紅苔薄黃,治宜疏風清熱,瀉火解毒,方用清胃散(《蘭室秘藏》)加疏風之品。
風火眼由風熱壅盛上攻於目所致,症狀表現為:雙眼紅赤疼痛,羞明流淚,胞瞼澀熱,分泌物增多,治宜祛風清熱,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審視瑤函》)。
風赤瘡痍如《沈氏尊生書》描述:「由脾臟風熱蘊結,兩瞼似朱涂而生瘡」。主要表現為:眼瞼及瞼緣紅赤起及潰爛,疼痛,瘙癢,舌質紅,脈浮數,治宜祛風清熱,兼以解毒,方用五退散(《世醫得效方》)或加減四物湯(《醫宗金鑒》)。
風熱壅盛證見於小兒驚悸者,如《太平聖惠方》中記載:「小兒驚悸者,由心臟壅熱,為風邪所乘,則令多驚。驚不已,則悸動不止。」治宜清熱定驚,方用牛黃丸(《嬰童百問》)加減或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加減。風熱壅盛證常好發於體質壯實,體內素有積熱,青壯年及小兒均易發,吸煙嗜酒者亦易發。其轉歸有:一者熱勝動血,二者風熱易成驚厥,尤易見於小兒,三者熱傷津液,易轉為陰虛內熱證,常見於眼科病疾之人,四者可轉為氣陰兩虛證,見於瘡瘍疔癤等外科病患者。
《諸病源候論‧風病諸侯下》:「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㾦㿔。狀如麻豆,甚者腫大,搔之成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