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脾不統血證是指由於脾氣虛、中氣下陷而不攝血,或由於脾陽虛而不攝血,所造成的以出血症狀為主的一種複合證候。多因勞倦內傷損及脾氣所致。
脾不統血證的臨床表現分為兩組症狀:一是出血,或便血,或衂血,或月經過多、崩漏等;二是同時兼有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的症狀。若脾氣虛,則有食少、脘脹、便溏、倦怠、氣短、面白、消瘦、脈弱等症狀;若脾陽虛,則有畏寒肢涼、脫腹疼痛、泄瀉、肢體浮腫,或婦女帶下清稀等症狀;若中氣下陷則有脘腹重墜、久泄或久痢、脫肛或于宮脫垂、或其他臟器下垂等臨床表現。
脾不統血證主要見於 「便血」 、 「崩漏」 以及其他出血病證中。
脾不統血證應與 「脾虛下陷證」 、 「心脾兩虛證」 相鑒別。
【鑑別處理】
脾不統血證所見的出血症狀,一般多是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以及皮下、齒齦出血等。《血證論.便血》說: 「此證與吐衄同是血病,然一則其氣上行,一則其氣下行」 。
- 若便血而見脾不統血證,病因有二:一種是因脾氣不足,氣不攝血而致,一種是因脾陽不足,脾不攝血所造成。脾氣不足,氣不攝血的大便下血,除下血與大便混雜或先便後血外,全身症狀有食少、脘脹、倦怠、面白、短氣、白汗、肩舌淡白、脈細弱等脾氣不足的見症。治療應補中氣以攝血,若出血急而量多,方用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以補氣生血;出血量少而病緩者,可用氣血雙補之劑,方用八珍湯(《正體類要》)。
- 中焦虛寒,脾陽不足,脾不攝血,其大便下血為先便後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便溏、腹痛、肢涼畏冷、神疲、面色不華、唇舌淡白、脈細弱,則為脾陽不足見症。《血證論.便血》云: 「此症係中宮不守,血無所攝而下也」 ,黃土湯(《金匱要略》)主之。
- 若脾不統血而見崩漏,或經水量多,淋瀝不止者, 「雖是血症而實則因氣虛也」 , 「治法總以治脾為主,或勞倦傷脾,或思慮飢飽傷脾,脾虛不攝」 (《血證論.崩帶》)所致。治當補氣以攝血,歸脾湯(《濟生方》)、八珍湯(《正體類要》)、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全生活血湯(《沈氏尊生書》)諸方,皆可選用。
【類證鑑別】
- 脾虛下陷證與脾不統血證:脾虛下陷證的範圍包括比較廣泛,因中氣下陷清陽不舉而造成的久泄、久痢、內臟臟器的下垂,以及崩漏、便血等出血病證,都可包在脾虛下陷證中;脾不統血所造成的便血、崩漏等,實際上是脾氣下陷的表現之一。脾不統血所造成的出血證,除便血、崩漏之外,還包括由於氣不攝血而血溢肌膚的肌衄以及鼻、齒齦的慢性滲血等。
- 心脾兩虛證與脾不統血證:心脾兩虛證多是由於思慮過度,心血暗耗,或由於勞倦飲食所傷,或因病後失於調攝等原因,損傷脾氣,使氣血化生減少,心血不足,造成心血虛與脾氣虛或脾陽虛兼見的一種複合證候。除了表現出心悸、健忘、失眠、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淡、脈弱等症狀外,還可由於脾虛而血失統攝,導致月經不調、崩漏、皮下出血等病證。單純的脾不統血證,除了出血及脾虛的症狀外,心血不足的症狀不甚明顯,但由於出血日久不癒,而致氣血雙虧,則亦可見心脾兩虛的症狀。
【文獻別錄】
- 《血證論.便血》: 「治病之法.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吐衄所以必降氣,下血所以必升舉也。升舉,非第補中益氣之謂,升提疏發,皆是升舉。」 又: 「凡中土不能攝血者,……仲景用溫藥兼用清藥,知血之所以不寧者,多是有火擾之。凡氣實者則上干,氣虛者則下陷,今醫但用溫補升提之藥,雖得治氣虛之法,而未得治血擾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