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出现一系列温煦失职的临床表现的概称。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威寒邪伤阳所致。本条所述阳虚证是指机体整体阳气不足而言,它与心、脾、肾等脏的阳虚证是相互联系的,以脏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阳虚证分别由各脏腑阳虚证述及。
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冶,面色㿠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迟或沉弱。
阳虚证常见于“水肿”、“泄泻”、“心悸”、“虚劳”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气虚证”、“里寒实证”、“真热假寒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阳虚证可见于多种疾病。
- 在泄泻病中出现阳虚证,多因久泻伤及脾胃之阳,运化无权,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主要表现为腹部畏寒,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脉象沉细无力。治当温阳止泻,脾胃阳虚者选用理中汤(《伤寒论》),肾阳虚者选用四神丸(《证治准绳》)。
- 若水肿病中出现阳虚证,多因脾阳不运,水湿不化,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所致。主要表现为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难复,肢冷神疲,小便短少,音质胖淡,苔白而滑,脉象沉细。治当温阳利水,脾阳虚者选用实脾饮(《济生方》),肾阳虚者选用真武汤(《伤寒论》)。
- 若心悸病中出现阳虚证,多由心阳不振所致。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苔白,脉细弱而数。治当振奋心阳,方选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若虚劳病中出现阳虚证,多因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倦怠少气,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当温阳扶正,脾阳虚者选用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肾阳虚者选用右归丸(《景岳全书》)。
阳虚证多发生于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久病之躯。阳虚证在夏季得阳气之助而病情较轻,而于冬季病情加重。
阳虚证在其演化过程中常出现两种情况:
- 一、阴阳互相滋生,阳虚日久可损及阴,造成阴阳两虚证,从而既有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的阳虚表现,又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的阴虚表现。
- 二、阳气不足,运化无力,浊阴积聚,水湿阻滞、痰饮、瘀血等随之而生。
【類證鑑別】
- 气虚证与阳虚证:气虚证本属阳虚证的范畴,气虚证进一步发展则为阳虚证。气虚证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伤气等原因引起。由于气虚,脏腑机能不健,临床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自汗,舌淡,脉虚无力等症。阳虚证除具有与气虚证相同的病因外,尚可由感受寒邪,过食生冶,损伤阳气等原因所致,亦可由气虚证发展而来。阳虚证由于阳气不足,全身失于温煦,其临床除气虚证表现外,还出现畏寒肢冷,脉迟等阳气不足,温煦失职的表现。其与气虚证鉴别的要点在于有畏寒肢冷,脉迟等寒象。
- 里寒实证与阳虚证:里寒实证即一般所谓寒实证,阳虚证又称虚寒证,两证均有形寒肢冷,口淡不渴,面色白等寒象。寒实证是由于寒邪过盛,侵犯人体,困遏阳气所致,表现为形寒肢冷,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苔白厚,脉弦紧有力。寒实证与阳虚证的区别在于前者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阳气虚见症,而出现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苔白厚,脉弦紧有力等实证的表现。
- 真热假寒证与阳虚证:此二证均有肢冷畏寒的外寒表现,真热假寒证肢冷畏寒是由内热过盛,阳气闭阻于内,不能布达于四肢肌表所致,身虽畏寒反不欲近衣被,并见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证的表现,而阳虚证则可见一系列寒症,脉见沉迟等,这是鉴别的要点。
【文獻別錄】
- 《景岳全书‧汗证》:“…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之要无余义,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纲领矣。”
- 《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曰阳虚者,心经之元阳虚也,其病多恶寒,责其无火,治法以补气药中加乌、附等药,甚者三建汤、正阳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