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鹤蝨
别名鹤虱, 挖耳草, 皱面草, 烟斗菊
类别驱虫
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或伞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野葫萝卜(Daucus carota var. carot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主产于华北各地,称北鹤虱,为本草书籍所记载的正品;后者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称南鹤虱。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bubble_chart 功效

杀虫消积。

bubble_chart 主治

用于虫积腹痛。本品辛苦,有小毒,具有杀虫消积之功。对蛔虫、蛲虫及绦虫等引发之虫积腹痛均效。可单味做丸、散剂服用;亦可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以增强杀虫之效,如《医方集解》化虫丸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1. 《新修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霍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
  2. 《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凝气滞,杀虫。”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3~9克。

bubble_chart 炮制储藏

  1. 净制:拣去杂质,筛去泥屑即得(《药典63》)。
  2. 炒制:取鹤虱,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带黄色为度,筛去灰屑(《集成》)。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天名精果实中含缬草酸、正己酸、油酸、右旋亚麻酸、卅一烷、豆甾醇和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等内脂化合物。野胡萝卜果实含挥发油,中含细辛醚、甜没药烯、巴豆酸、细辛醛。天名精有驱绦虫作用;野胡萝卜有罂粟碱样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