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番泻叶
科属豆科
类别攻下
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 和尖叶番泻 (Cassia acutifolia Delile) 的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后者主产于埃及,大陆广东、广西及云南亦有栽培。通常于9月采收。晒干。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大肠经。

bubble_chart 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于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
  2. 此外,番泻叶又能泻下行水消胀,可用于腹水肿胀之证。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同用,以增强泻下行水之功。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1. 《饮片新参》:“泄热,利肠腑,通大便。”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5~9g,宜后下。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狭叶番泻叶和尖叶番泻叶均含番泻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酸葡萄糖甙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萘酸、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1. 番泻甙A较其他蒽醌类的泻下作用更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者更适,刺激大肠引起泻下时,可能伴有腹痛。
  2. 蒽醌类对多种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及皮肤真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
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