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玉米须
科属禾本科
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肾、膀胱、肝、胆经。

  1. 《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甘。”
  2. 《现代实用中药》:“甘,平。”
  3.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bubble_chart 功效

利水消肿,泄热,利胆平肝。

bubble_chart 主治

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

  • 本品甘淡而平,能利水渗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
  • 本品能使肝胆湿热从小便出,利疸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平地木等同用。
  • 近来亦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1.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 《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 《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4.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血崩。”
  5. 《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6. 《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7. 《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血崩。”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15~60克,煎服。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烟吸入。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孕妇慎用。

bubble_chart 炮制储藏

晒干备用。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碱O.05%。还含隐黄素、抗坏血酸、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

  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2.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3. 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4. 利胆、止血作用 :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bubble_chart 选方

胆道一号方(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方):金钱草、茵陈、姜黄、鸡内金、玉米须、枳实、广郁金,治胆道结石、胆道术后综合症。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
导览